高分辨率外周骨定量CT评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NFα抑制剂治疗3个月的骨超微结构改变
背景:
骨侵蚀通常在类风湿关节炎(RA)起病后的头几个月内出现,为不可逆性病变。高分辨率外周骨定量CT(HR-pQCT)的分辨率高达81μm,已经成为评估RA骨质改变的有价值的工具。曾有研究报道RA患者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治疗1年后的骨侵蚀进展极少,但尚无研究探讨TNFα抑制剂治疗开始后的极早期骨质变化。
目的:
TNFα抑制剂治疗3个月后,利用HR-pQCT、放射X线片和3TMRI检测RA患者掌指关节(MCP)和腕关节在骨超微结构和骨侵蚀进展方面的早期变化。
方法:
26例RA患者在基线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接受腕关节3TMRI和MCP、腕关节的HR-pQCT检测,仅在基线时进行X线检查。在基线和治疗3个月时分别评价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患者被分成两组:TNFα抑制剂组和甲氨蝶呤(MTX)单药组。用既往研发出来的方法在HR-pQCT中计算侵蚀体积、关节体积/宽度和骨微结构等参数。关节破坏则在X线和MRI图像上利用Sharp评分和RAMRIS评分分别计算。
结果:
TNFα抑制剂组的患者相对年轻,基线DAS28评分更高,但性别比例、体重指数和病程长短等指标和MTX单药组相似(表格)。从基线到治疗后3个月,TNFα抑制剂组的DAS评分显著改善(图A)。HR-pQCT在基线时共检出骨侵蚀75处。TNFα抑制剂组的MCH3侵蚀体积从基线到治疗后3个月显著下降(MCH2和腕关节均有下降趋势)。相反,MTX单药组的疾病活动度虽低,但MCH2和腕关节的侵蚀体积显著增加(图B)。TNFα抑制剂组的MCP关节间隙宽度和关节体积从基线到治疗后3个月显著缩小,与侵蚀体积变化呈正相关。TNFα抑制剂组的腕关节和MCP微结构参数基本上没有变化,但侵蚀体积改变与骨小梁骨密度(BMD)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图C)。HR-pQCT参数与RAMRIS评分或DAS评分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我们发现TNFα抑制剂治疗能在前3个月的治疗中防止骨侵蚀进展和骨超微结构退化。HR-pQCT可作为敏感有效的检测工具,即使在短期内也能量化骨质改变,监测RA的治疗。
如何联系我们:
贵阳医院风湿免疫科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飞山街32号
-
如何分享: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订阅:点右上角---查看公共号
长按识别白癜风怎么引起的原因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jc/103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