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江西南昌汉代海昏侯墓主确定为汉废帝刘贺。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说的就是刘贺的祖母,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
然而如果根据《汉书》记载,刘贺似乎没遗传到祖母的美貌:
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萎,行步不便。
这是刘贺做了27天皇帝被废掉后,之后继位的汉宣帝派使臣张敞去江西打探回的情况,说刘贺面色青黑,小眼睛,短鹰钩鼻,胡须和眉毛稀疏,长的高,却又因为患了风湿病,行动不便。
刘贺长得到底有没有帝王之相很难说,但就是这段关于其患风湿病的描述,成为考古学家们确定海昏侯墓主身份的关键之一。海昏侯墓发掘过程中,在主椁室内发现2米多长的床榻,考古队领队杨军曾介绍,按照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说明墓主生前经常使用床榻。而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则认为,这与史料中称刘贺曾患有比较重的风湿病、行动不便相吻合。
被封为海昏侯不久,年仅33岁的刘贺就去世了。史书只一句“后薨”,到底是不是因为风湿病去世的无人知道,但想想整日只能躺在床榻上,生活质量大概也是不高的。
当然,小编也不是只会八卦历史人物,就风湿疾病的相关问题也请教了风湿免疫科的专家。下面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风湿病到底有没有那么难治?
人们常说“风湿病是不死的癌症”,其实不然。此类疾病经过规范治疗是可以缓解的。因为它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同属于慢性疾病,只要医生患者共同携手,风湿病并非不可控。
风湿病跟“风”和“湿”没关系
“风湿病实际上是一组免疫性疾病,主要由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异常所致。”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小霞解释,这类疾病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在这几种病中,骨关节炎和劳累、肥胖使得关节长期负重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与感染有关,痛风与饮食结构导致血尿酸增高有关,而强直性脊柱炎与遗传有关系。所以没有哪一种风湿病跟“风”和“湿”有关。
然而,风湿病治疗和恢复效果不好是众所周知的,什么原因让风湿病变得如此“难治”
风湿病“难治”的原因
首先,很多患者因为不了解风湿病而延误病情诊治。有人认为风湿病就是单纯的关节疼,不治也无妨。其实常见的风湿病有很多种,并且大部分风湿病是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即很多脏器会因为得了风湿病而受到牵连,而关节疼痛只是风湿病临床表现之一。如果有重要脏器损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重症会导致死亡。所以,风湿病治疗效果与病情本身的复杂性密切相关,一旦身体出现不适,必须及早到风湿专科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其次,常见的风湿病有很多,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痛风等,其中一些常见风湿病的发病症状很容易和其他科疾病混淆,导致误诊,要引起注意。有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以血尿、蛋白尿为首发症状,就诊于肾科,如果肾科医生没有相关经验,会被误诊为肾小球肾炎;有些白塞病患者会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可能首诊口腔科,会被误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有些干燥综合征患者口干就诊于中医科,如果没有全面评估会被误诊为阴虚口燥,而忽略原发病治疗;有些强直性脊柱炎以急性虹膜炎为首发表现而就诊于眼科,如果眼科医生没有找出原发病,虹膜炎会反复发作,最后可以造成失明。为了让更多非专科医生了解风湿病,医院应该不定期举办培训班、义诊及各种讲座,使更多互助科室了解风湿病,以便与风湿科医生一起携手早期发现风湿病。
再次,风湿病属于慢性疾病,大多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而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大多是毒性药物,有一定的肝肾及骨髓毒性,因此需要定期门诊随诊,监测病情活动度的同时检测药物安全性,即使病情稳定的患者也要每3到6个月来风湿科门诊复查。但是,很多患者往往不能规律复诊,或因为过度担心药物副作用而自行停药,造成风湿病复发或未能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从而造成病情延误及药物副作用。
识别常见风湿病
风湿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一是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晨起关节发僵;二是反复口腔溃疡,口干,眼干,反复结膜炎,虹膜炎,紫外线过敏,红斑,皮疹,结节,溃疡,紫癜,皮肤变硬及色素沉着等黏膜和皮肤改变;三是肌肉疼痛,肌无力,翻身、下蹲、上举困难;四是不明原因发热大于两周,无明显原因消瘦,年轻人非外伤及家族性脑卒中、高血压等。如果出现以上临床表现,患者要及时到风湿专科就医,以便早期诊断风湿病,早期治疗。治疗后一定要按时服药,医院复诊,这样才能提高风湿病的预后效果。
另外,风湿病患者要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红斑狼疮患者不能暴晒太阳;痛风患者不能饮酒和进食高嘌呤食物;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坐、立、行走姿势,同一个姿势持续一小时需要起身活动,同时适量做些运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蛙泳。俗话说“十分病七分养”,只要患者按照医嘱,配合好治疗和调养,控制风湿病不是梦。
赞赏
长按白癜风治疗经验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yy/106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