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前言:膝关节屈伸活动时膝盖后方的疼痛,在上下楼、下蹲、爬山、搬重物尤为明显,或者用手按压髌骨摩擦推动,感觉到关节里面“沙沙”响,那您就要考虑您是否出现了“髌骨软化”的问题了。
一、髌骨软化症是什么?
膝关节的髌软骨软化症是一种发生在膝关节的髌骨软骨面的退行性改变(俗称的老化),是髌股关节软骨长期慢性磨损引起的。关节软骨会产生软化、龟裂、剥脱等等病变。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有时在活动膝关节的时候会听见响声,慢慢发展会有膝关节的疼痛,活动障碍等。
°
没有特别清楚的病因,一般和年龄增长,或者不适当的运动有关。
二、为什么会得髌骨软化症?
运动员和中、老年人的常见,而且临床中发现患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这可能与人们对于健身、运动等的接受程度越来越大,但又对于运动形式的选择和运动量的控制不得其法有关。
°
比如很多年轻人喜欢将爬山远足作为锻炼方式,殊不知长时间长距离的爬山运动对于膝关节,尤其是髌股关节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如果盲目锻炼,长此以往,会引起髌股关节面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即髌软骨软化症。
三、髌骨软化症的表现:
早期的髌软骨软化症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往往在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出现膝关节内髌骨后方的喀喀响声。
再继续发展下去,在异响的基础上,会发展成膝关节屈伸活动时膝盖后方的疼痛,膝关节打软无力,在蹲起、爬山、上下楼梯、搬重物的时候尤为明显。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的肌肉)会萎缩。两条腿症状差不多的时候,因为都有萎缩,可能看不太出来。某一条腿更严重一些的时候,就会看到这条腿明显细,肌肉明显疲软。
四、哪些疾病要与髌骨软化症相鉴别?
年轻人的膝关节疼痛,还应该考虑到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及滑膜炎等常见疾病的可能;老年人,还要考虑到骨性关节炎及膝关节游离体等疾病的可能性。
°
所以一旦出现膝关节的疼痛,如果没有明显的外伤等诱因,医院就诊明确病因,针对性的治疗。
五、如何治疗?
非手术治疗:
常见的用于治疗的物理治疗有:药物离子导入(通过导入的药物离子消炎镇痛),超短波(高频的电磁场达到消炎目的),中低频电疗(通过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循环),蜡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等等。
常用的口服药物,有软骨营养类药物:比如维骨力、葡立等。需要关节内注射的软骨营养和润滑关节的药物:象施沛特和阿尔治等。这类药需要专业医生操作直接注射到关节里才有效果。
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式有:
1.髌骨软骨切削术:包括软骨表浅切削,切削软骨达骨质及骨质钻孔术。
可通过关节镜完成,用刨刀切削,也可行关节切开直视下完成手术。
2.髌骨成形术
3.髌骨切除术
六、如何锻炼?
(1)直腿抬高:平躺在床上,将患侧下肢伸直,脚尖使劲勾紧,将下肢抬高与床面成大约30度角,停留大约20秒,期间保持脚尖勾紧,然后慢慢放下,每组20次,每天做10组;
(2)靠墙静蹲:背靠墙壁,双足前伸分开,与肩等宽,使大腿与小腿成接近90度(略小于90度)的夹角,坚持20秒,缓慢放松,每组20次,每天10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又称为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病等。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也可发生青年人;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
1.慢性劳损
长期姿势不良,负重用力,长时间下蹲,体重过重,导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
2.肥胖
体重的增加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成正比。肥胖是病情加重的因素。肥胖者的体重下降则可以减少膝骨关节炎的发病。
3.骨密度
当软骨下骨小梁变薄、变僵硬时,其承受压力的耐受性就减少,因此,在骨质疏松者出现骨性关节炎的几率就增多。
4.外伤和力的承受
经常的膝关节损伤,如骨折、软骨、韧带的损伤。异常状态下的关节,如在髌骨切除术后环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当关节承受肌力不平衡并加上局部压力,就会出现软骨的退行性变。正常的关节和活动甚至剧烈运动后是不会出现骨性关节炎的。
5.膝关节的受凉受寒会造成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
1、关节疼痛
活动多时疼痛加重,休息减轻,再活动时仍可疼痛,甚至更重。上下楼梯尤为困难,只能用好腿或症状轻的一条腿一登一登上下楼梯,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两腿交替上下楼梯,往往是下楼梯比上楼梯更困难。
关节扭伤、着凉、过劳常可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疼痛严重者腿不能活动,而且影响睡眠。
最常见的症状,且局限在内侧或者外侧的关节隙,对于疼痛位置模糊,或者不能分清内侧或外侧的疼痛,则髌骨软化症或者髌股关节病的可能性大。
2、关节肿胀
关节肿胀来源于滑膜增生和关节内积液,初期常因扭伤,着凉而发作,以后将变为持续性肿胀。关节活动时有磨擦感或听着弹响。
半月板损伤继发的膝关节肿胀多不明显。弹响并不常见,多见于盘状半月板,要鉴别紧张的髂胫束在股骨大转子的弹响。
3、膝软
也叫打软腿。为行走中膝关节突然发软,欲跪倒或摔倒的现象,可伴有剧痛。“胶着”现象:即关节在某一位置较长时间静止不动之后,再活动时非常疼痛,屈伸不能,必须缓慢地逐渐活动一会之后,“胶着”现象才会消失,膝关节才能屈伸运动。如坐公共汽车,往往需要提前一站,病人就得站起活动关节,才能下得汽车。
4、关节功能障碍
由于软骨破坏、骨赘形成、滑膜增生,导致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屈曲也不完全,不能下蹲和持重,甚至坐便都困难。关节畸形随着病程进展,膝关节变粗大,出现畸形,如“O”型腿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针刀治疗点的判定
1.通过体检(痛点及结节条索、屈/伸功能、髌骨活动范围及活动度、麦氏试验)及影像学资料进行高应力点判定,主要三大部分:肌键、韧带、关节囊。2.膝周痛点及结节条索多为高应力点:(1)主被动均屈曲受限,屈膝90”,高应力点多为髌前韧带止点、髌骨上下极、前部关节囊;(2)完全伸膝受限,高应力点多为髌前翼状皱璧及膝后肌肉起止点;(3)过屈受限并诱发后部膝痛,高应力点多为膝后肌肉(月国绳肌、半键肌和半膜肌)起或止点;(4)麦氏试验及膝关节MRI多可判定膝关节半月板退变或损伤位置,其损伤侧多为高应力点所在部位;(5)髌骨活动范围减小方向的对侧多为高应力点所在部位;(6)X片显示膝内翻或明显内侧关节间隙变窄者:胫侧髌骨斜束韧带起点、胫侧副韧带起止点及副韧带下滑囊近半月板侧为高应力点,反之则腓侧副韧带起止点及韧带下滑囊及近半月板侧为高应力点。
针刀治疗方法
循法理念环形七点法
A点拇指,内侧副韧带
B点食指,关节间隙
C点中指,内膝眼
D点环指,外膝眼
E点小指,外侧副韧带
F点小鱼际,股外侧肌于髌骨止点
G点大鱼际,股内侧肌于髌骨外侧的止点
A点针刀纵行进入内侧副韧带,分离疏通,必要时横行切割几刀,可贯穿内侧关节囊
B点于膝关节前内侧关节面的定点及关节面后方应力点,行针刀的关节囊的疏通、松解可达半月板的系带
C点髌韧带内侧扩张部,针刀纵行切割扩张部针刀探入髌下脂肪垫及滑膜进行穿刺摆动
D点髌韧带外侧扩张部,针刀纵行切割扩张部针刀探入髌下脂肪垫及滑膜进行穿刺摆动
E点于外侧副韧带走行区,纵行松解及必要的横行切割
F点于股外侧肌的止点行纵行松解,横行切割几刀
G点于股内侧肌的止点行纵行松解,横行切割几刀
个别患者于膝关节前内侧下鹅足方止点疼痛处行松解,关节后侧疼痛处均在肌腱止点,于止点处剥离松解。
针刀通过松解膝周围的韧带关节囊,一是改善了韧带关节囊的张力,二是增加了其弹性;三是减轻或消除了其组织的炎性反应。机械平衡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化学的炎性刺激性疼痛得到减轻或消失。另外松解关节内病变的滑膜和脂肪垫,使其炎性反应消退,代谢趋于正常。分泌的关节液质量提高关节的软骨损伤得到抑制或得到修复,从而骨性关节炎得到改善或治愈。
出针后刀口瘀血自然流出数滴,更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⑤局部纱布敷盖固定,3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保健工作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本病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
(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骼上受力不均,因此要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有效预防。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3、及时治疗关节损伤
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退行性病变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作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生。
4、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退行性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5、运动时避免外伤
骨关节外伤易发生在持重关节,如肩、膝、踝等关节。因此,运动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科学运动,把握好运动量。
6、注意走路和劳动的姿势
不要扭着身体走路和干活。走远路时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弹性的软底鞋,以减少膝关节所受的冲击力,避免膝关节发生磨损。
7、注意饮食
应多吃含蛋白质、钙质、胶原蛋白、异黄酮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鸡蛋、鱼虾、海带、黑木耳、鸡爪、猪蹄、羊腿、牛蹄筋等,这些既能补充蛋白质、钙质,防止骨质疏松,又能生长软骨及关节的润滑液,还能补充雌激素,使骨骼、关节更好地进行钙质的代谢,减轻膝关节炎症状。
如何缓解膝骨关节炎
1、缓步行走
膝痛缓解后首先应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缓步行走,腿要缓抬轻放,避免膝关节骨面撞击,加重损伤。步速可控制在
60步/分钟以内,每日进行20~30分钟。以后逐渐加长锻炼时间,在3周内达到每次锻炼可以维持20~30分钟的标准。
2、骑自行车
每天30~40分钟的骑车运动,可以令膝痛的人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3、慢跑
对于膝关节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老人,慢跑是增强关节韧带弹性的好方法。跑步时最好用脚的前半部分先着地,以缓冲腿的震动,防止膝关节损伤。跑步结束后不宜马上停下来,而应缓慢步行或原地踏步。
4、高位马步
两膝稍变曲(10~30度),以膝关节不痛为宜。静蹲不动,两手平举,目视前方,开始坚持几分钟,并逐渐增加时间。一般达到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每天早晚各做1次。
5、仰卧抬腿
仰卧床上,患腿上抬15度左右,初做时可保持1~3分钟,练习一段时间后,空中抬腿时间争取达到10~15分钟。随后也可练习用脚挑一个枕头,增加力量,每天2~3次。
6、直身跪坐
晨起后或晚上临睡前,两膝跪在床上练习跪坐。跪坐时腰杆保持直立、臂部尽量向后坐,尽力能接触到脚后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yy/10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