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骨关节炎是最为常见的关节炎,以关节软骨进行性退变、剥脱、消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改变(骨质增生纤维化)为主,退变速度超过修复及再生速度,最终导致关节功能丧失。白介素介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失衡,是引起软骨分解的主要机制。白介素是一种激素样多肽,是发现最早的细胞因子之一,是最经典的关节炎调节剂,是贯穿关节炎病程始终的关键致病因素。
2
病情改善药具有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作用,一般起效较慢,不良反应小,尤其适用于中老年骨关节炎。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是改善骨关节炎病情的药物,既能抗炎止痛,又能延缓病情的发展。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明显的软骨趋向性(靶向),直接补充软骨基质,减缓软骨降解,刺激蛋白聚糖的合成,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降解酶的活性,防止软骨破坏,从而发挥抗炎和促进软骨再生修复的作用。
3
①白介素是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结构破坏的重要因子,白介素持续作用于病变部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持续加重的主要原因。
②NF-κB(核因子卡帕匕)是白介素在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共同通路,NF-κB经白介素激活后(三聚体变二聚体)进入细胞核,能增强白介素、粘附分子、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环氧合酶(COX)等等一系列基因的转录水平。
③白介素主要由滑膜细胞和白细胞产生,而后激活这些细胞内的NF-κB,NF-κB激活又导致白介素的基因转录水平升高,从而产生更多白介素,由此构成了正反馈(相互促进)机制,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和结构破坏得以维持和进展。
4
在关节炎症状较重时,使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NSAIDs)可以较快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但耐受性差。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的作用持久,安全性好,能改善关节内部的代谢,延缓病情进展。作为保护关节结构的病情改善药,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是关节炎中长期治疗的选择。
5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是最常见的关节骨病,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可同时出现或伴发,随着年龄的增大,其伴发率较高。临床工作中应注重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的同时诊治。
6
白介素能刺激破骨细胞的募集、增殖和分化,使新形成的破骨细胞增多,骨吸收活性增加。经雌激素刺激后,骨质细胞的NF-κB(核因子卡帕匕)呈浓度依赖性下降,雌激素缺乏时,NF-κB的活性增加,使白介素对破骨细胞的作用效应得到放大,这是妇女绝经后早期骨量加速丢失的重要原因。
7
骨质的矿化(钙沉积到骨质中)发生在有机质(胶原、蛋白聚糖)产生之后,而不是之前,因此,骨骼对钙的需求取决于骨质内有机质合成的速率,而不是其他。例如严重缺钙患者新骨的形成并不减少,成年人的证据是钙缺乏时骨形成反而会增加。表明骨骼对钙的正常需求取决于有机质合成的速率,而并不是钙的利用度。
8
骨质疏松症患者不仅仅是钙沉积减少、骨矿化不足,而是由于骨质胶原生成减少、分解增强,给无机质矿化提供框架的机械支持功能降低,因此即使有足够的钙也无法沉积矿化。以往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手段多集中在如何补钙等无机质方面,其实骨质疏松症与胶原含量下降明显相关,所以治疗应在增加骨质胶原含量的基础上,适当补钙,才能使补充的钙有沉积矿化的基础,实现骨骼的抗压缩抗折弯能力增强,脆性降低而韧性增强。
9
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作为一个新型的关节炎治疗药物,在我国引进较晚。国内曾生产盐酸氨基葡萄糖用于治疗关节炎,由于盐酸根治疗效果差,自用硫酸根替代以来,疗效得到了广大医生的肯定,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赞赏
长按小儿白癜风怎么治疗小儿白癜风怎样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hl/10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