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理治疗技术的发展,物理治疗的系统性、特征性逐渐的显现出来。其诊疗过程,从理论体系到实践操作,都形成了与传统临床医学不同的地方(当然,医学的根源是不变的;只是角度和形式等的不同)。而基于这样的认知角度、操作形式,物理治疗也逐渐形成独立的诊断分类体系。
诊断分类体系的逐渐出现,一方面体现了物理治疗学的成熟和发展,同时也是促进物理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物理治疗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物理治疗学一直跟随传统临床医学的脚步,以ICD的体系为基础而发展并实践。带来的问题是,其理论体系始终以疾病为导向。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分类体系并不能很好的指导物理治疗技术的使用。比如:膝骨关节炎这样的诊断并不能为物理治疗的决策及实施带来清晰的指导:COPD的诊断也不能指导我们如何去进行患者的肺功能训练。而能够指导治疗者的一些问题,如肌肉的无力、软组织挛缩等,却不能成为ICD的分类条目。
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物理治疗的教学内容极大受到传统临床医学的影响,使得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多地从疾病角度出发。学生经常会提问:关节松动术怎么样治疗膝关节炎,或者膝关节炎为什么可以用关节松动或者运动疗法进行治疗。
但是,目前物理治疗的诊断体系还是多元化的,或者是不成熟的。其原因在于多样的治疗技术和理论。比如:一个患者的疼痛可能会被诊断为:关节的僵硬、运动控制的障碍,或者Mekenzie中的Derangement。而且,对同一个患者分别采用关节松动、运动训练和Mckenzie的力学治疗,患者都能显著获益。这使得一些期望建立如ICD的规范化的想法难以实施。
总之,不管怎么样,我们依然需要看到物理治疗诊断体系的逐渐形成和发展。今天,我们以一种更为纯粹和开放的方式去看待疾病诊断体系和物理治疗诊断体系。也许,这样才能更好促进物理治疗学的发展,服务于实践。
更多的观点、更多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jc/101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