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了各类常见关节炎,但就是找不着关节肿痛的病根...你想到反复型风湿症了吗?
老百姓总认为,关节痛,不是类风湿就是风湿,要是都不是,那可能是痛风。然而,有一种关节炎,同样来去如风,却不是痛风!
它就是,反复型风湿症(Palindromicrheumatism)。
什么是反复型风湿症?
反复型风湿症,又称复发性风湿症、回纹型风湿症,由Hench和Rosenberg于年首次描述。
反复型风湿症起病时通常是一个关节或关节周围的组织疼痛,经数小时或数天后症状加重,出现关节红肿,随后以相反的顺序症状缓解,不留下残余病变。与痛风相似,反复型风湿症发作来去如风,发作间歇期无症状。
反复型风湿症的研究进展如何?
疾病可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
有研究调查了9组共例患者,发现仅有15%的患者在至少五年后症状消失。部分患者出现多关节受累,并在发作间期关节肿胀没有完全消退,且RF转阳性。
反复型风湿症患者进展为类风湿关节炎(RA)或其他明确界定疾病患者的比例,在不同研究中有所不同。
一项研究纳入60例反复型风湿症患者并对其随访20年以上,有40例(67%)患者发展为RA。另一项研究纳入例在一所三级转诊中心就诊的反复型风湿症患者,其中41例最终诊断为RA(28%)、4例被诊断为其他疾病(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1例白塞病)。
ACPA阳性是疾病进展的有利证据
存在抗瓜氨酸化蛋白抗体(ACPA)是RA的常见血清学表现,可能预示着反复型风湿症会进展为RA,但评估这种可能性的证据不一致。
一项研究纳入61例患者并对其平均随访5.5年,在患者出现症状的1年内进行了ACPA检测,结果表明,进展为明确RA的患者中有83%出现ACPA抗体,但是未进展为RA的患者中只有19%出现该抗体。
RA治疗药物对反复型风湿症有效
反复型风湿症患者对羟氯喹(该药也用于治疗RA)的反应,进一步支持反复型风湿症是RA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可能性。对此类患者使用羟氯喹,也可能降低其进展为RA的风险。
一项纳入例反复型风湿症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接受羟氯喹治疗的患者发展为慢性风湿性疾病的可能性降低20%。另一项纳入51例反复型风湿症患者的研究则提示,接受羟氯喹治疗后,41例出现显著改善,发作时间缩短,发作频率减少。
如何诊治?
反复型风湿症的特点是反复发作性关节肿痛,来去如风,却不是痛风!如果不予重视,发作持续时间会越来越长,发作频次越来越密,且近半数可能发展成为类风湿关节炎。
它的临床无特异性检测指标,风湿免疫抗体可均为阴性,仅在发作期出现ESR、CRP等非特异炎症指标升高。ACPA阳性则提示进展为RA的风险高。抗疟药(羟氯喹)被证实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然而,关于反复型风湿症的治疗研究仍较有限,临床上更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发作频次低且低风险的,可能仅发作期给予非甾类抗炎药(NSAID)就足够了;对于发作频次高且有高危因素的,应给予抗疟药治疗;对于抗疟药治疗无效的,应考虑使用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
(本文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我们后台删除.谢谢!)
怎样预防儿童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jc/98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