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滑膜炎是指膝关节外伤或劳损导致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病变,如关节软骨损伤、关节内骨折、关节脱位、韧带损伤、关节游离体等均可引起滑膜的炎症损伤。中国传统医学因其主症为疼痛,故将其归属于“痹症”范畴,病因多为外伤、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外感风寒湿邪等有关。首先,外邪侵袭或是慢性劳损使经脉受损,血循不畅,溢于脉外,淤血阻滞,脉络不通,致肢体关节不适。其次,当外感风寒湿邪,正邪相搏,积聚关节,留连于筋脉,出现肢体关节疼痛不已、屈伸不可、肢体沉重或活动不灵的表现。
羌活胜湿汤首见金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功祛风湿,方组:
羌活15g、独活15g、藁本9g、防风10g、甘草(炙)6g、蔓荆子10g。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mL,煎至mL,去渣,食后大温服。
膝关节滑膜炎证系由汗后受风,或久居湿冷,机体长期受外界寒凉刺激,风寒之邪侵袭太阳经脉,致使脉络运行不舒,出现乏力、头痛、腰脊背部困乏疼痛,转头侧身困难等症。
外科:感冒(感风而兼湿者)、偏头痛;内科:功能性水肿、湿阻;骨科:颈椎病、肩周炎、颈肩综合征、项背肌筋膜炎、腰椎管狭窄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眼科: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皮肤科:单纯性疱疹、过敏性紫癜。
该病分急性损伤型与慢性劳损型。急性损伤型滑膜炎包括:髌骨骨折或脱位,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或侧副韧带发生撕裂,膝关节滑膜破裂,关节腔积液、积血等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症见:膝关节疼痛肿胀,伸屈不利,按压有波动感或漂浮感,体倦乏力,舌暗紫或瘀斑,脉紧、涩。慢性劳损型滑膜炎多由单纯膝关节滑膜受损所致,外伤加之长期劳损、风寒湿三邪为患,使膝关节肿胀、疼痛加重以致屈伸不利,症见:膝部肿胀、轻微疼痛,双腿沉重感明显伴膝关节屈伸困难,膝部不红不热,触碰有凉感,恶寒畏风,舌淡苔白,脉紧迟。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其滑膜腔面积也最大,中医称“筋之府”,膝关节主要是由髌骨、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所构成,因其结构的复杂性致其受损伤及感染的机会更多。膝关节滑膜炎是由于膝关节遭受各种病因刺激形成的滑膜慢性炎症反应,中医学上认为本病属筋伤,膝关节滑膜受损,伤后关节内淤血与积液郁积,湿邪与风寒相博,出现肿胀、发热或发凉,肌肉痉挛,肢体关节活动受限等急、慢性滑膜炎症反应;其病性属虚实错杂,本为虚,标为实,病变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要标本兼顾,不仅需要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消肿通络等对症措施,还需要补益肝肾、健脾除湿等治本之法。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膝关节滑膜炎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长期病痛影响正常生活,造成身心痛苦,对生存质量的越来越高的追求,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及康复也迫在眉睫,我们要积极发挥中医药保守治疗的优势,使中医药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编辑:寇真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wh/10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