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杨陶玉32岁刘先生曾是一位篮球运动爱好者,但因为走路时左髋部疼痛,他已经5年没有碰过篮球了。5年来,刘先生一有空就到北京医院诊治,看腰椎突出,但一直没什么效果。直到最近,他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才发现,自己的问题是出在脚上。“这几年的罪真是白受了。”刘先生感叹。5年前某天,刘先生感到走路时左髋部疼痛,而且越走越痛,考虑到近期也没有扭到或者外伤,当时静养了1-2天。没想到半个月后,腰骶、下腰也感觉僵硬不适。医院拍了CT,显示腰椎有轻微膨出。这几年,一有空刘先生就到北京医院诊治,一直以腰椎突出为治疗方向,尝试过正骨、服药,效果始终不佳。按刘先生地说法:“特别是腰部,就像无时无刻都绑着一根皮带。”经人推荐,刘先生医院康复医学科。经详细评估后发现,刘先生卧位时,双下肢存在显著的功能性长短差异(来自于骨盆的异常对位),同时,站立位下双足足弓显著不对称。以上两者,将会导致步行时,骨盆与腰椎的扭力显著增大,该现象为典型的下肢生物力学紊乱导致的上行伤害。简单地说,每走一步,对腰部都是伤害。更何况打球、跑步,会十几倍的放大伤害。接诊的朱迪主管技师给刘先生的治疗措施包括:矫形鞋垫对双足进行调整;配合骨盆异常对位的手法处理,及周边相关肌肉的松解。每周三次,一段时间后,刘先生的症状显著改善。“我一直以为是腰椎突出的毛病,没想到问题出在脚上。这几年真是白遭罪了!”科普时间:像刘先生一样对足踝疾病不甚了解的人不在少数。近日,医院康复医学科开设省内第一个足踝康复门诊,足踝康复门诊主要针对以下情况:1、幼儿、青少年、成人的足部力学矫正(扁平足、高弓足、前足内/外翻、第一跖列功能障碍、足部形态畸形等)、下肢力学矫正(X/O型腿、双下肢不等长、髋/膝关节活动受限等)。2、各类原因所致需接受康复治疗的足踝部功能障碍情况(如:踝扭伤、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慢性踝关节不稳、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籽骨痛、糖尿病足、反复不愈的慢性踝关节不适等)3、久治不愈的骨盆不适、腰痛、颈痛等需要排查足部异常力学的情况。康复医学科主任叶祥明主任医师表示,足踝疾病的发病率约为58%,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常见疾病之一。根据目前康复医学最新前沿的研究,足踝生物力学的上行理论对我们日常生活起到非常大的影响作用,足踝的生物力学及形态的异常,常常会导致下肢、骨盆、脊柱的改变,例如:X/O型腿、骨盆旋转、脊柱侧弯等。叶主任还提醒,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生活中,足踝就像车子一样,需要定期保养。而且,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复杂。足踝训练在家也可以做:金鸡独立:赤脚,单足站在地面,双手打开,保持不倒,挑战目标为2分钟,每次每侧训练5分钟,挑战成功后,改为闭眼单足站立,挑战目标为1分钟,以上每天做一遍。足跟坠:两足前侧一半踩在阶梯上,足跟慢慢下坠,直至小腿有拉伸感,维持30秒-1分钟,间歇30秒,反复5次,每天练一遍.经典的短足运动:所有足趾放松并微微上翘,大拇指侧的大骨头(跖骨头)下压地面,维持该力量,完成足弓上抬的动作,此时,跖骨头与跟骨会靠近,被称为短足运动,每天训练数次,直至可轻松一次性完成该动作20次。调整身体姿态也能保护足踝:头部、臀部、脚后跟3点贴墙,眼睛平视前方,肩膀水平。每天从几分钟开始练习,逐渐增加至20-30分钟。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yy/11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