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白癜风援助平台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酸枣仁,中药名。为鼠李科枣属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Chou的成熟种子。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的功效。主要用于血虚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眩晕,体虚自汗、盗汗及津伤口渴咽干等。
功效作用
功能
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主治
1、主要用于血虚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眩晕,体虚自汗、盗汗及津伤口渴咽干等。
2、西医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悸、健忘、失眠、高血压、耳源性眩晕等属血虚者,自汗、盗汗等属体虚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6-15g。研末,每次3-5g;或入丸、散。
不良反应
1、不良反应:皮肤过敏,瘙痒、荨麻疹,口唇麻木,胸闷头晕,恶心呕吐。
2、酸枣仁可因量大或患者体质而引起昏睡,嗜睡,知觉丧失。有时还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心脏传导阻滞。
3、中毒后服浓茶可解,如失去知觉,可鼻饲兴奋剂。中毒后也可针刺人中、睛明、合谷、太冲等穴。
禁忌
1、中药配伍禁忌:恶防己。
2、中西药配伍禁忌:
(1)与镇静药、麻醉药同用有协同作用,同用时应减小剂量。
(2)不宜与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同用,以防引起中毒性肝病。
注意事项
1、甘缓补益,长于治疗心肝血虚,神失安养所致的失眠之症。凡因痰浊、食滞之实邪或肝郁化火之失眠症,皆不宜大量内服。
2、外感表证或表证未尽证者不宜服用。
3、质润而滑,大便滑泻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4、能够抑制心脏并能降低血压,因此心脏传导阻滞以及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服用。
5、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老年人和婴幼儿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6、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孕妇以及先兆流产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相关论述
1、《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痛湿痹。
2、《别录》:烦心不得眠,……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
3、《本草纲目》: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之药也。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虚烦不眠,多梦易醒,心悸怔忡:临床常与何首乌、龙眼肉、柏子仁等配伍。若肝虚有热,虚烦不眠,常与川芎、知母、茯苓等同用,以增强清热除烦安神之效,方如《金匮要略》之酸枣仁汤;若心脾两虚,怔忡不眠,常配人参、茯神、龙眼肉等,共奏益气养血安神之效,如《济生方》之归脾汤;若阴虚阳亢心悸不寐者,又常与柏子仁、生地、五味子等同用,以滋阴安神,如《摄生秘剖》之天王补心丹。
2、用于体虚自汗或盗汗,尤宜于虚汗而兼有心烦失眠者:可与五味子、山茱萸、白芍等同用,如《直指小儿方论》中治睡中汗出,配伍人参、茯苓,以增强补气敛汗之功。
相关配伍
1、酸枣仁配柏子仁:酸枣仁甘酸性平,补养肝血,宁心安神,益阴敛汗;柏子仁质地滋润,甘平人心,养血宁神,又有润肠之功。两药合用,补肝养心。适用于心肝血虚怔忡,惊悸,失眠,多汗,便秘等。
2、酸枣仁配生栀子:酸枣仁补肝益阴,养心安神;生栀子清泻心火而除烦。两药合用,共呈清心安神之效。适用于营血不足,阴虚火炎,而致烦躁不眠等。
3、酸枣仁配黄连:酸枣位养心血安心神,养肝血除虚烦;黄连清心青火除烦。两药合用,一酸甘,一苦寒,酸得苦寒,增强泄热之功,苦得酸甘化阴而不燥。适用于心血不足,心火亢旺,心神不安之烦躁不寐,甚则彻夜不寐,或口腔糜烂,口苦,或伴心悸等。
4、酸枣仁配远志: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远志开心气而安神宁心,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之佳品。两药合用,既滋养阴血,宁心安神,又交通心肾。适用于肝血不足,心肾不交之失眠,惊悸胆怯及妇人脏燥证。
5、酸枣仁配附子:酸枣位滋养阴血,益心肝,安心神;附子温通心阳,两药辛通酸收、温阳养阴并施,温而不燥,养而能通,共奏温心阳养心阴安神之功,适用于心阴阳两虚,阳虚无以温养心神,心阴血不足无以柔养而虚烦不寐,心悸,脉细数或脉律不齐者。
6、酸枣仁配丹参:丹参养血活血,清心除烦安心神:酸枣仁养心血安心神。两药清、养与活血并用,不腻滞不郁遏。适用于瘀血阻络,心神失养之虚烦不寐。心悸者,冠心病虚烦不寐者更为适宜。
7、酸枣仁配代赭石:酸枣仁养阴血,益心肝,安心神;代赭石养血安神,重镇除烦躁。两药配伍,养心血以涵阴,重镇以潜阳,阳入于阴,阴阳交济,心神自安。适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烦躁,失眠者。
8、酸枣仁配五味子:酸枣仁宁必安神;五味子敛气生津,补益心神。两药合用,用于虚烦、失眠、心悸等。
9、酸枣仁配龙眼肉:酸枣仁甘酸而平,补阴血而宁心安神;龙眼肉甘温而润,既可补脾养心而益智,又能补血宁心而安神。二药相使为用,则补益心脾、养血和营、安神益智之力倍增。适用于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面色萎黄,心悸、征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等。
来源:中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zz/11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