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湘源来源:中国风湿病公众论坛
类风湿关节炎是风湿免疫科常见疾病,其诊疗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中。年ACR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草案表明:对于早期的类风湿关节炎,不论其程度高低,均应单用改善风湿病情的药物治疗,复发后首加激素,根据情况再加用其他改善风湿病情药物、激素、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对于长病程类风湿关节炎,不论其程度,只要未用改善风湿病情药物规范化治疗,首选单用改善风湿病情药物用药,复发后首加激素,根据情况加用抗肿瘤坏死因子制剂、非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生物制剂、依法替尼。
此外年ACR新版指南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安全性考虑有如下新变动:
(1)类风湿关节炎伴乙肝/丙肝
1.活动性乙肝感染,且接受积极抗病毒治疗,年治疗草案强烈推荐改善风湿病情药物、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非肿瘤坏死因子抑制的生物制剂、依法替尼。
2.丙肝感染,且接受积极的抗病毒治疗,推荐改善风湿病情药物、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非肿瘤坏死因子抑制的生物制剂、依法替尼。
(2)类风湿关节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
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或4级,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草案推荐传统改善风湿病情药物或非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生物制剂或依法替尼,他们优选于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长病程类风湿关节炎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仍恶化者,推荐传统改善风湿病情药物或非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生物制剂或依法替尼,他们优于选择另一个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3)类风湿关节炎伴既往严重感染:
除筛查结核外,推荐改善风湿病情药物联合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阿巴西普。
在类风湿关节炎领域,除了治疗指南不断更新,近些年也有许多新药问世,比如说艾拉莫德。
艾拉莫德是一种全新结构的小分子抗风湿药物,其作用机制有两方面:1.免疫作用,抑制NF-KB的表达(NF-KB是一种信号通路,在细胞因子诱导的基因表达中起关键性的调控作用);抑制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抑制炎症因子产生2.独特的骨保护作用,促进成骨细胞发挥作用,抑制破骨细胞3.选择性下调IL-17信号通路。
目前艾拉莫德药效临床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单用艾拉莫德与单用甲氨蝶呤、单用柳氮磺吡啶相比,疗效相似,艾拉莫德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疗效强于单用甲氨蝶呤,并能逆转单用甲氨蝶呤疗效不佳情况。
2.两种药物联合提高治疗效果的机制:
①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艾拉莫德选择性抑制IL-17信号,甲氨蝶呤选择抑制IFN-γ信号
②艾拉莫德主要抑制B细胞,甲氨蝶呤主要抑制T细胞
③二者均能抑制破骨细胞生成,但艾拉莫德不能抑制破骨细胞增殖,甲氨蝶呤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增殖。
3.艾拉莫德与生物制剂合用,能显著改善骨侵蚀的评分及关节炎评分。
4.长期使用艾拉莫德的安全性:
①临床试验表明服用该药后会出现肝酶升高,常在用药第4-8周时出现,因此服用该药患者需1-2月检查肝功变化。(该药致肝酶升高是可逆的)
②临床试验表明体重越小者服用该药副作用越大。艾拉莫德除了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还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害、复发性风湿症及干燥综合征疾病治疗。
投稿
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文员白癜风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jc/10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