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
相关信息、最新研究、治疗进展的分享平台
骨关节炎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软骨变性、纤维化、磨损剥脱,软骨下骨硬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滑膜炎症增生,进而导致关节囊和韧带挛缩的中老年退行性疾病。骨关节炎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美国,骨关节炎影响着约14%的成年美国人,50岁以上人群中约23%有骨关节炎引起的重度疼痛和活动受限口。是导致50岁以上男性劳动力丧失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炎每年造成的医疗费用和其他经济损失高达l亿美元。本研究依据全国六大行政区划进行分层多阶段抽样,调查对象设定为40岁及以上汉族男女人群,各流调中心的样本数为l人,城乡各半、男女各半。骨关节炎患病的调查部位限定于双膝、双手、颈椎和腰椎。采用面对面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关节专科体格检查,对有症状的调查对象行上述四个部位的x线检查。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作出骨关节炎的诊断。目的①了解中国40岁以上人群双膝、双手、颈椎和腰椎四部位骨关节炎的患病状况;②分析骨关节炎患病状况在性别、城乡、年龄及地区间的差异及特点。调查结果一、调查对象的基线资料六个流调中心应调查40岁以上居民6人,实际完成调查人,有x线资料者人。调查人群年龄范围40~94岁,平均年龄(54.82+9.96)岁。其中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人群分别占34.5%(人)、35.9%(人)、19.5%(人)、10.1%(人)。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女人(53.1%)、男人(46.9%);城乡比例基本平衡,农村人口人(48.1%)、城市人口人(51.9%)。六个流调中心调查人群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如表1所示,性别、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区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二、不同年龄、性别、地区人口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六个流调中心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总体患病率为46.3%(/),男性41.6%(/),女性50.4%(/)。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分别为30.1%(/)、48.7%(/)、62.2%(/)、62.1%(/),各年龄组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83,P=O.)。男性与女性各年龄组患病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年龄段中女性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城市和农村原发性骨关节炎总患病率分别为45.6%(/)和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05,P=O.)。城市和农村人口中女性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3)。三、不同部位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各部位原发性骨关节炎中,六个流调中一C,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和标化率如表4所示。颈椎、腰椎、双膝、双手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分别为23.6%(/)、29.4%(/)、15.6%(/)和7.8%(/)。六个流调中心颈椎、腰椎、双膝、双手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哈尔滨市颈椎和腰椎原发性骨关节炎患病率最高,广州市双膝和双手原发
生骨关节炎患病率最高。各部位原发性骨关节炎中,城市人口颈椎和双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口,而农村人口腰椎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高于城市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5)。随年龄增长,各部位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随之增高,各年龄组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6)。结论虽然本研究结果未证实原发性骨关节炎患病率的城乡差异,但城市人口颈椎骨关节炎的患病率(28.5%)高于农村人口(18.3%),而腰椎骨关节炎患病率(26.9%)低于农村人口(32.2%)。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农村居民更多地从事体力劳动及劳动强度更大导致的,提示工作性质和工作强度对骨关节炎患病率有一定的影响。既往多项研究也证实生活方式、工作强度、体育运动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均与膝或髋关节骨关节炎有一定的关系。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jc/10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