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是指髁突脱离颞下颌关节,与关节窝、关节结节或关节盘完全分离,导致口腔失去正常的功能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嘴巴闭合异常、脸型被拉长、口齿不清、吞咽困难等。
颞下颌关节的复位通常采用手法复位,包括口内法和口外法两种复位手法。复位都需要一定的力量,有一些比较费力而且有骨折的风险。
今天讲一例针刺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案例,比较有意义,值得推广。
大约2年半以前,一名52岁的体型偏瘦的中年妇女,因为当天下午到牙科看病,张口时间比较长。大约晚上八点多吃饭的时候突然感觉一侧颞下颌关节疼痛,口处于半张状态,一侧耳屏下方凹陷,下巴向健侧歪斜,不能活动。诊断为颞下颌关节脱位,常规手法复位困难。突然想到肩关节脱位麻醉以后复位特别容易,能否局部麻醉以后再复位;又想到董针的三叉一穴针刺以后对于眼病疾病的止痛效果相当于麻药,颞下颌关节与眼睛的位置十分近,针刺三叉一穴有可能有效。于是找1ml的皮试针头针刺三叉一穴,自己估计可能至少需要10分钟以后才能有效。大约半分钟以后,笔者用手指抚摸了一下脱位的下颌关节髁突高起的位置,轻轻的按压一下(不超过克的压力),感觉明显的弹响,脱位基本上自动复位了。。。
7天后,晚上同样的时间,患者再次颞下颌关节脱位。用2.5CM长度的针灸针针刺三叉一穴,大约2-3分钟以后按压下颌骨髁突,复位无效。又用常规的口内复位法复位,感觉局部肌肉明显紧张,复位失败。大约5分钟以后,再次轻轻的按压下颌骨髁突,关节又轻松复位。
第10天晚上同样的时间,患者第3次关节脱位。考虑上一次针刺以后肌肉松弛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是针灸针长度不够,针刺深度刚刚达到劳宫穴——不能很好的借心脏(劳宫穴)的力量,而《阴阳九针》明确的说针要达到两个掌骨间隙的根部才能提取局部的能量。于是,取长度5CM的针刺入三叉一穴(基本上完全进入),结果1分钟以后轻轻的按压下颌骨髁突又轻松的复位成功。
笔者思考:患者虽然体质较弱,但是这个年龄不至于反复关节脱位。询问患者有背部长期疼痛的病史,触诊感觉患者背部僵硬,如木板状。嘱患者行胸部CT检查排除胸部、脊柱骨肿瘤以及骨质疏松等等病变,给予背部整脊治疗,患者马上感觉背部疼痛消失,十分轻松。叮嘱患者平常行小周天功法锻炼。随访两年半,患者颞下颌关节脱位未复发,临床治愈。
讨论:患者比较年轻,平常背部疼痛、僵硬,消耗了自己的大量能量,所以导致身体其它部位营养不良或者说气血不足,颞下颌关节周围肌肉、韧带松弛无力,容易脱位。胸椎小关节的正常位置以后,背部肌肉自然而然就可以放松,能量消耗大幅度减少,身体其它部位(包括颞下颌关节)气血足,肌肉韧带处于正常弹力状态,脱位自然而然就不复发了。
另外,大约大半年前遇见一位年近80岁的老大娘,双侧颞下颌关节脱位,针刺三叉一穴以后局部肌肉不松弛,复位失败。找本单位口腔科医生手法复位成功。说明这个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终究本人是骨科医生,接触到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患者比较少。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可以在遇见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的时候用针刺三叉一穴的方法验证效果,建议用6CM的针灸针,确保能深入到两个掌骨间隙的根部。
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脱位三叉一穴二穴三穴
三叉一穴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jc/112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