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很多中老年朋友常因为膝盖痛或者髋部痛来就诊。事实上,临床上这类疾病是有一个名称的,那就是: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老年关节炎等,是多见于中老年的一类比较常见的关节病,患病率女性显著大于男性,它多见于髋、膝等大关节,我国主要是以膝盖关节患病率最多。接下来,我们先来聊一聊哪些人容易患骨关节炎。
1.老年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较高:年纪越大,软骨组织营养成分不够,负重加大的骨关节如膝、髋关节的软骨组织出现损伤,部分润滑作用降低,严重的损伤能使骨质增生,损伤顆粒影响滑膜,造成酸痛和肿涨。比较大的增加了膝盖的负担。进而陷进了恶性循环。
2.久坐不动族。久坐不动也很容易造成骨关节退变,最后发展为骨关节病。
3.闭经后的女性。女性更年期之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性激素总体水平无法跟上,这一时期骨质减少十分严重,骨质疏松又更进一步加快了骨骼的衰退,所以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大大提高。
4.特殊工作群体,如专业运动员、重体力工作者、或是长时间必须半蹲或蹲位从业者,易造成膝盖、手肘关节病的出现。
5.少部分关节炎病人还有家族史,可能是遗传基因致使软骨组织基质中合成酶出现异常,进而促使了骨关节炎的出现。
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来预防骨关节炎呢?
一、首先,我们来说说骨关节炎的表现。以膝关节炎为例,常见的表现为膝盖疼痛、晨僵、显著的行动受阻。膝盖疼痛常出现于早晨起床的情况下,略微行动后有一定的减轻,但行动过多了疼痛感又会加深,尤其是在爬楼梯、下蹲时疼痛感更为显著。在早晨起床或长期维持一个姿态时,骨关节还能感受到发僵。气候变凉、运动过量时,可出现关节肿胀、酸痛,有时还能感受到磨擦或“咔嗒”声。因为关节痛致使运动的范畴显著受阻,甚至于屋内的走动都艰难。
如果患有膝关节炎,应该怎么办呢?
1.减脂:降低身体重量可以很大程度地缓解膝盖的压力,进而降低膝盖关节炎的发展。尽量少背、少提重的东西,降低身体的承重。
2.少做长时间蹲跪的姿势。
3.多练习膝盖周边的肌肉组织,这里给大家介绍2个运动,有利于帮助缓解膝关节病:
(1)伸伸不息。这个动作呢可以加强股四头肌肌肉组织的力量,提升膝盖稳定度。
方式是平躺着,两腿放轻松,先抬左腿,把脚勾起來,腿绷直悬在空中,保持3-4秒,放下来。再换左腿举起,把脚勾起來,腿绷直悬在空中,两边腿做完算1次,每组做10-15次,做4组。
(2)勾脚:坐到座椅上,将腿悬在空中伸平,把足尖尽可能往上钩,之后再向下踩,保持3-5秒钟。这一训练主要是让大腿前边的肌肉组织更有劲儿,这样一来健身运动的过程中,膝盖遭受的挤压和损伤就小一点。借助直抬腿训练,可以抵御膝盖外侧韧带的力量,使膝盖处在正常的地方,降低爬楼梯时的关节痛。
4.保持适度健身运动:健身运动能促使新组织再生,能减少身体重量,减少骨关节的负担,从而减少骨关节的损伤,减少退行性关节炎的产生。行走、骑单车、游泳是保护膝盖最佳的运动方法。
5.健身运动中感觉到舒服,要立即停下,不能强求,疼痛实际上是最佳的警视,提醒我们要歇息、降低强度或更改健身项目。
6.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这是因为疲劳的肌肉组织没办法让膝盖骨平稳。
7.健身运动要由浅入深,逐渐提升时长与量。
8.现阶段临床医学上,没有什么证明表示严寒会造成膝关节炎的产生,但对骨关节不太好的人而言,严寒会加深病况,因此膝关节炎病人要注意保暖。
借助以上的生活习惯调节,大多数初期膝关节炎症狀就能获得减轻甚至于没有了,而不用药物治疗甚至于手术治疗干涉。仅有部疼痛感无法减轻的患者和中后期的患者,才必须借助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进一步干预。
此外,在治疗上,可依靠康复理疗、药物治疗来减轻症狀,后期若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则需借助手术治疗以修复骨关节的活动能力且祛除疼痛感。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jc/113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