噔噔噔噔噔~
年度“沛县好人”名单
出!炉!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赞凡人善举、弘扬人间大爱,年市文明委在全县深入开展“学雷锋榜样做沛县好人”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道德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提升了全县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通过基层审核推荐、群众评议、专家评审、征求意见、媒体公示等程序,累计评选出任家华等19人(组)“沛县好人”。
事不宜迟
下面马上来揭晓
年度“沛县好人”
助人为乐好人
鹿艳梅
女,年2月生,沛县魏庙镇规划所办事员。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先后7次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毫升。年5月14日她在沛县献血时加入了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年5月鹿艳梅同志接到中华脊髓库江苏分库的通知,她的HLA分型资料与一求助的病患初配相合,需要其捐献造血干细胞。5月12日上午,在医院,鹿艳梅成功捐献余毫升造血干细胞,拯救一名来自重庆的12岁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陈提纲
男,年11月生,沛县张庄镇居民。4年,开始从事公益事业。8年,为了帮助沛县血友病患者,陈提刚成立沛县血友之家。年11月,陈提刚听说淮安有个病友脑出血,血友药物也告急,血友病患者一旦出血必须及时足量的补充凝血因子,情况十分紧急,加上家里面兄弟两个都是血友病人,家庭负担不起医药费。得知这个情况后,陈提刚通知了很多病友和志愿者,开始发动捐款,仅仅六天的时间,陈提刚他们募集的捐款就有元。同时,他又积极争取到了爱心药企的价值多元的凝血因子药物。年春节前夕,为了让困难血友病人过上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陈提刚来回奔波公里,走访慰问了沛县,丰县,铜山的乡镇共计9位困难血友家庭,为他们送去一些米面等生活物品和药物。
李振强
男,年7月生,沛县张寨镇居民。自年经营张寨镇亨得利眼镜店以来,累计为近名困难群众免费赠送眼镜或开展慰问。年10月,他积极帮助邻居救火,被县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年4月,他自愿加入县残联发起的“百家公益助残爱心店”活动,他恪守服务承诺,为进店的老年残疾人免费赠送老花镜,为残疾人和残疾家庭孩子成本价配近视镜,重大节日为残疾人赠送物品,为两名残疾人终身免费配镜,安排一名残疾人进店务工,免费技术培训,累计服务残疾人近人次。年12月,他为残疾儿童捐赠只口罩。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为武汉及于楼村党支部捐款,为县公安局及镇村防控一线同志捐赠副护目镜。
魏忠锋
男,年10月生,沛县张庄镇范庄社区居民。年11月的一天,乡村的一个三岁小孩不慎掉进河里,魏忠锋发现后,把小孩拉上岸。魏忠锋还先后参加了天津滨海新区某仓库爆炸、江苏阜宁龙卷风、山东平邑矿难等多次救援活动。自年注册成立了“春雨志愿者协会”以来,共参加集体活动余次、社会各界组织的活动70次,看望贫困户、走访敬老院、慰问贫困大学生42次,捐款捐物42多万元。
见义勇为好人
刘运春
男,年3月生,沛县安国镇孙圩子村居民。年5月6日下午17时,朱王庄派出所辖区孙圩子村发生一起失火事故,火灾原因为点燃杨絮所致,大火引燃邻居柴草垛,而且柴草垛紧挨邻居房子,如果不将火势控制,大火将引燃民房,必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时刘运春及时赶到,迅速组织其他到场的邻居接水救火,四十分钟后,火情被控制住,刘运春却突然倒地,经抢救无效去世。大火的扑灭,稳定了群众的恐慌情绪,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柳林甫
男,0年5月生,沛县巡特警大队防暴队员。年9月14日下午16时许,柳林甫在徐州三胞广场内购物时,看到一男子持刀挟持一名男孩,柳林甫先稳住歹徒与他交涉,对持刀男子说:“我来当你的人质,你把那个小孩放了,你想要什么我可以帮你”。持刀男子只说要钱,拿钱,要一千块钱。柳林甫听到后立即将一千块钱递给支队的谈判人员,趁着男子打开门接钱的瞬间,支队谈判人员一把将被挟持的男孩拽出来,柳林甫看到孩子被救出来了,立即用身体护着将男孩送出商店外。孩子被救出来了,持刀男子也被制服了,柳林甫终于也松了口气。
周学
男,年5月生,沛县住建局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年11月10日早上7点49分,周学在文景公园晨练结束,走到公园西门时,听到了周边群众的呼喊,抬头看到一辆失控的农用三轮车正在路上急速行驶,驾驶员在车后追赶不上,失控车辆的行车方向正是一排停放的小轿车,情况十分危急。周学没有丝毫犹豫,连忙追赶一跃跳上了疾驰而来的三轮车,此时还差几十公分就要撞上小轿车,周学顾不得自己被车上铁丝刮破的手,紧急向右打方向避开了一排小轿车,并将三轮车稳稳停下,挽救了上万元经济损失。三轮车主激动地连连感谢,周学却摆摆手,随即转身离开,但监控录像记录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刻。
魏迪、姜宇龙
年2月18日下午6点左右,魏迪和姜宇龙在沿河舞阳桥中间钓鱼,突然听到扑通一声,发现一女子跳入河中,他们其中一人立即冲入河中,另一人找到竹竿,二人合力将落水女子救上岸。女子吐水醒来后,又立即用头撞地,二人将女子护住并立即报警。民警到达后,一起将轻生女子送到警车内。二人合力挽救了一条生命,也拯救了一个家庭。
诚实守信好人
魏德亮
男,年12月生,沛县安国镇魏小楼村居民。72岁的魏德亮和70岁的王桂荣夫妇是两名普通的环卫清洁工人。他们在周昌路清扫时发现一个纸箱,纸箱内有个提包,打开发现包里装有一叠欠条、多张卡和一些现金,涉及金额万元左右。夫妇将情况反馈给领导,经多方打听和联系终于找到失主王亚军,将手提包完璧归赵。
敬业奉献好人
郭露
男,年4月生,生前系沛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龙固公安检查站四级警长,三级警督。从警12年,郭露共查处交通违法行为4.5万余起,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起,抓获醉酒驾驶人员46人、网上在逃人员11人,查获管制刀具余把,为平安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年9月22日晚,沛县公安局按照上级部署,开展“汉风2号”严打整治集中统一行动。当晚21时许,郭露在天成路和昭阳路交叉口南附近设卡盘查过程中,被一辆自卸货车撞倒受伤,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4时许离世,年仅36岁。“小郭是个老实人,更是个硬汉子!”他查处交通违法、抗击疫情、抓捕逃犯、服务群众,坚守在平安江苏的北大门。
孙丹丹
女,年11月生,沛县张庄镇汉韵幼儿园老师。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已有19年。始终保持一颗热爱幼教事业的诚心,踏踏实实地立足于本职工作。作为农村幼教战线上的一名成员,在去年抗击疫情的工作中,积极采取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得到了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赞誉。在暑假的撤并无证幼儿园时,牺牲假期休息时间,顶住种种压力,配合镇、中心校领导平稳过渡民办园幼儿,让每位幼儿有学上。她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强烈的责任感,全身投入到教育教学的工作之中,赢得了幼儿、家长及同事的一致认同。
李孟杰
女,年3月生,医院临床药师。年至年进行两次临床药师规培,是医院第一个专职临床药师,年至今一直在ICU病房工作,指导合理用药,对病人的医嘱进行审核,每年审核量可达数万条,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对危重症患者用药进行重点监护,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医护、患者家属进行用药教育,点评急诊处方、国家重点监控药品、抗肿瘤药物及激素类药物,始终把病人的用药安全放在第一位。
孙兴文
男,年1月生,沛县信访局党支部书记、接访科长。24年来,孙兴文同志始终坚守基层信访工作岗位,接待群众来访3万余人次,没有和接访群众发生过一次争执、没有出现过一起个人投诉、没有出现过一例接访差错,被省政府姜金兵秘书长誉为“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和先进典型。”年12月,孙兴文同志登上《江苏信访》期刊封面。新华日报、江苏信访、江苏卫视等新闻媒体报道了孙兴文的先进事迹。
王慧娟
女,年6月生,沛城街道光荣卫生室医生。在医生这个岗位上,辖区的居民及周边的邻居、无论是刚上学的儿童,还是年已耄耋的老人,大家对这个名字都很熟悉。辖区居民一旦有人身体不适或者小伤小病,都会首先想到去找王医生看看,王医生也总会耐心地给病人诊断治疗、开方取药,嘱咐病人按时服用药物。如遇到社区卫生室无法治愈的伤病,医院,并嘱咐病人及时去接受治疗。王慧娟在社区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通过二十多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尊敬和信任,也为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百姓的健康生活作出了很多贡献。
孝老爱亲好人
任家华
男,年8月生,沛县安国镇周田社区居民。孝敬老人,关爱家人,二十年来,既要照顾疾病缠身的父母,又要照顾长期患病的妻子,始终不离不弃,彰显大爱。父亲脑出血后遗症,老年痴呆,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高血压,脑梗,父母吃喝拉撒,一日三餐,20多年都精心照顾。妻子脑溢血后遗症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后又患尿毒症,进行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任家华不离不弃,坚持每天给妻子偏瘫部位按摩,防止肌肉萎缩。他坚守18年,带妻子积极医治,无怨无悔,用自身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之歌。
王雪玲
女,年9月生,沛县汉兴街道汉康社区居民。年9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6岁那年,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她幼小的年纪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王雪玲是一名军人家属,结婚时,她主动提出要树立文明向上的婚恋观,一切从简,不要彩礼。婚后更是默默支持着丈夫,一个人承担起整个家。年4月,丈夫的爷爷突然嘴眼歪斜,左腿不能走路。当时她已有6个月的身孕,不顾身体不便,带着爷爷四处求医,悉心照顾爷爷日常起居。王雪玲不仅对自己的老人孝顺,对于汉兴街道汉康社区的孤寡老人们也是悉心照料,帮周边老人洗衣、买菜、做饭,陪老人聊天解闷,还对老人家中的电器电线进行检查维护,指导老人安全正确用电、用气方法。
蒲玉子
女,年5月生,沛县文化馆档案员。她的父亲是老心脏病患者,常年需要吃药、看病,以前是由母亲照顾父亲,自年母亲患关节炎症、脑萎缩病,也需要被照顾,哥哥又在外地工作,蒲玉子便开始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担。年,母亲股骨头置换,蒲玉子更是日夜陪伴在身边,克服重重困难。母亲出院后,她陪伴母亲康复、锻炼,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半年后母亲又重新站了起来。蒲玉子同志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子女的善良品质。
王艳丽
女,年3月生,沛县龙固镇居民。她勤劳善良,对待重度残疾的公婆如亲生父母一般,对待大伯哥如自己的亲哥一样,她的婆婆自幼就是重度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公公也身体较弱,而大伯哥也是四级肢体残疾,生活勉强自理。照顾公婆的重担就压在了王艳丽一个人身上。她认为年纪大了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让她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婆婆常年瘫痪在床,药不离身,为婆婆倒水送饭,换衣梳洗,三十余年如一日任劳任怨、毫无怨言。
臧利娟
女,年9月生,沛县心连心向阳儿童服务中心负责人。年捡小儿麻痹症弃婴,开始作为母亲尽心尽责,多方求医给孩子治病,花尽家里唯一的一点积蓄。到了上学年龄供孩子上学直到学业有成走上工作岗位,购买房子为其娶妻生子成家立业。臧利娟共助养孤儿弃婴13名,为了让孩子能过好一些的生活,她卖掉房产,常年租房子住,视孩子如生命,辛苦劳作艰辛度日,从未放弃。年臧利娟的好人事迹被彭城晚报大手拉小手不让一个孤儿掉队栏目报道,年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证书,她说只要身体状况容许她就会继续她的公益事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生命之中去。
新时代,好榜样
让我们一起向沛县好人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wh/10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