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当中,发病率可以达到78.5%。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占到17%,完全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老龄化国家的标准,因此可见罹患膝关节炎的病患将呈上升趋势。
那么,如何缓解膝骨关节炎?目前有什么药品能够治疗膝骨关节炎?当前的治疗方法有什么弊端?是否有更为安全有效的预防及缓解手段?《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携手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营养学博士赵欣教授、大江生医北中区实验室襄理詹淑婷博士一起为大家呈现新近的研究成果及进展。
1.请问赵教授,什么是膝骨关节炎?主要有什么症状?
赵欣:人体正常的膝关节由3块骨头构成,股骨、胫骨和髌骨。构成关节的3块骨头的表面被一层光滑的软骨覆盖,以减少关节活动时造成的摩擦。
膝骨关节炎全称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炎症的常见病因,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最开始发生的部位就在软骨。炎症反应可能会加剧软骨退化并严重损害滑膜、半月板、关节周围韧带和软骨下骨。
疼痛是膝骨关节炎的最早出现的症状,一般为间接性疼痛。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膝关节间隙,运动后会加重,休息后会转好。膝骨关节炎晚期患者在休息时也会出现疼痛,甚至在夜间也会出现疼痛。一般疼痛位置局限在患者关节的关节间隙,但当伴有滑膜炎时就会表现为全膝关节疼痛。到后期,随着膝骨关节炎的加重,还可能导致膝关节肥大、膝关节活动受限甚至膝关节畸形的症状。
2.除了疼痛外,膝骨关节炎还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吗?
赵欣:会的,要了解其并发症,需要从其危害谈起。膝骨关节炎会对人体带来许多危害:第一,关节局部结构被破坏,使得膝盖的外观畸形;第二,膝关节功能损害,造成下蹲、爬楼梯甚至走路功能障碍,无法自由行动;基于以上两点,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出现即使活动也不能缓解疼痛的现象,甚至疼痛从早到晚不间断,夜间会因为疼痛无法入眠,长久会导致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休息不好也会对心脏造成危害。另外,由于运动量的减少,也容易造成病人各个功能的衰退,导致恶性循环。
当前,骨性关节炎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已经有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会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升高。
3.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膝骨关节炎呢?有哪些人容易罹患此种疾病呢?
赵欣:年龄、肥胖、遗传、雌激素和关节损伤及过度使用膝关节是膝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因此,膝骨关节炎主要发生在女性、体重超标、老年人、曾患过骨关节炎和骨关节受过损伤或从事过关节重复性运动职业的人。
超过65岁的人群中有80%倾向于患有骨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女性。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在年满40岁的成年人中,年诊断出患有膝骨关节炎的女性为62.4%,男性为42.0%。国内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北部、东部省份的患病率约为5.5%,东北地区患病率为7.0%,中南地区为7.8%,西北地区为10.8%,西南地区膝骨关节炎发病率高达13.7%。因此,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成为全球医疗保健系统的一项严峻挑战。
因此,如果能找到解决膝骨关节炎的办法,将能提高女性和老年患病者的生活水平和幸福程度。
4.使用益生菌缓解膝骨关节炎是否有据可依?
赵欣:目前可能的骨性关节炎治疗药物有两类:第一类是用于将受损组织恢复到其原始状态的结构修复药物;第二类是用于缓解骨性关节炎症状的缓解症状药物,这有助于患者缓解膝关节疼痛并保持或轻度恢复其状态。但是,目前尚无第一类药物。因此,缓解症状的药物越来越多地成为OA管理的主要方法,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慢作用骨关节炎药物(SYSADOA)。在这些药物中,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被广泛用于干预骨性关节炎的进展。但是,是药三分毒。非甾体抗炎药和其他止痛剂对患者的胃肠道、肝脏、肾脏甚至心脑血管有一定的副作用,在老年人体中不可被忽略。而慢作用骨关节炎药物的起效作用很慢,需要依靠长时间服用才能缓解病症。
而最近,有研究学者通过实验证明,口服益生菌补充剂,如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种等对管理骨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乳酸杆菌属,是很受欢迎的研究对象。大量研究表明,干酪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能够抑制骨性关节炎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在动物实验中能明显减轻实验动物关节软骨的降解。不仅如此,部分干酪乳杆菌已经在临床研究中被证明具有改善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和减少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的潜力。
5.嗜酸乳杆菌在缓解膝骨关节炎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赵欣: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嗜热链球菌TCI是一种新鉴定出的人类母乳益生菌菌株,具有缓解骨性关节炎症状的能力,它能改善膝关节肿胀的症状。在一个关于膝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中,嗜热链球菌TCI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滑膜组织发炎和软骨损伤的能力。此外,TCI可以成功地在胃肠道中定植,并且产生可被大肠吸收的物质到循环系统中。
詹淑婷:的确是这样,大江学院做过相关的研究,认为TCI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益处可能是由于以下4点:1.抑制了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和胶原蛋白的降解;2.恢复正常的软骨细胞代谢;3.阻止软骨降解和软骨细胞凋亡;4.降低炎症反应。
6.关于嗜热链球菌TCI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相应实验有哪些?得到什么结果?
詹淑婷:我们将嗜热链球菌TCI制作成胶囊,招募了80名受试者,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嗜热链球菌TCI组和安慰剂组进行了为期12周的临床试验。两组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体重相似。对受试者服用嗜热链球菌TCI胶囊的第0、4、8和12周的疼痛指数、膝骨关节炎临床诊断指数、血清胶原C-端肽、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了测量,并对受试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得到的结果发现,嗜热链球菌TCI可以改善受试者的膝骨关节炎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疼痛感,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提升血清胶原C-端肽水平,有预防关节退变的潜力。同时,嗜热链球菌TCI可能在肠道微生物组营养不良中发挥作用,进而改善骨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此研究成果也成功发表于Heliyon国际期刊,得到国际学者的认可。
7.除了对膝骨关节炎有缓解作用外,嗜热链球菌TCI还有什么其他效果吗?
赵欣:嗜热链球菌TCI除了能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症状外,还能定植于人体的胃肠道,并且产生透明质酸。透明质酸能被人体的肠道吸收,并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对膝骨关节炎起到缓解作用。在IRB临床实验中证实,人体食用TCI后,能有效提升肌肤胶原蛋白密度、弹力、含水量及光泽度,具有美肌功效;不仅如此,进入人体的透明质酸对其他透明质酸缺乏症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詹淑婷:除此之外,定植于肠道的嗜热链球菌TCI也能发挥其他益生菌的固有作用,那就是改善人体的肠道健康。因为我们发现,部分受试者表示,服用嗜热链球菌TCI胶囊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便秘情况,并且服用嗜热链球菌TCI胶囊未造成任何不良反应。
8.后期还会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吗?
詹淑婷:目前的研究表明,嗜热链球菌TCI对膝骨关节炎的缓解有一定作用,但目前我们的实验样本还不够完善,实验规模还能继续扩大。但是,本次实验的结果已经产生了令人鼓舞的迹象,这令我们对今后的实验更有信心。因此,下一步我们将进行更为严格和彻底的临床验证,运用嗜热链球菌TCI和后续实验证明有效的益生菌进行单菌或多菌株合作的方式,研究益生菌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作用。
9.今后嗜酸乳杆菌会形成产品开发吗?投入市场的可能性如何?
赵欣:近几年,益生菌行业发展迅速,但中国的益生菌行业起步较晚,技术比起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都有一定程度的差距。我国的益生菌行业也主要是发展益生菌的下游产品,包括发酵乳品、乳饮料等,对膳食补充剂和益生菌保健食品的开发相对较少。国内目前销售较好的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和保健型益生菌都是来自于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的产品。不仅如此,目前国内的益生菌行业发展还比较混乱,消费者的选择面也不够广,对益生菌产品的认知度和熟悉度也不够高。
詹淑婷:是的,非常赞同赵教授观点,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科研产权的功能性益生菌产品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嗜热链球菌TCI今后会努力作为一款膳食补充剂或保健食品进入大众的视野。不仅如此,我们仍然在寻找和探索更多对人体拥有不同功能性作用的益生菌。在未来,也会对这些益生菌进行大量的动物和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功能性作用之后,制作成产品投入到市场。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提高我国在益生菌产品行业的发展水平,丰富消费者对益生菌产品的选择种类,增强消费者对国产益生菌产品的信心,建立消费者对益生菌产品的消费习惯。最终,让消费者能通过益生菌产品真真切切的改善生活中一些问题,让消费者拥有更健康的体魄。
赵欣,教授(三级),食品营养专业博士,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市功能性食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益生菌研发和儿童功能性食品的研发。
詹淑婷,博士,中山医学大学营养学系,为大江生医北中区实验室襄理,具有TQUK国际营养咨询师及保健食品工程师证照。研究方向为天然植物萃取、酵素及益生菌功能性食品开发,及临床试验功效验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yf/10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