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中常常遇到许多中老年患者主诉胸闷、气短、活动后气促,还有些常主诉头晕眼花、四肢乏力及睡眠差等不适,更多的是腰痛或者肩痛、膝关节痛,甚至是全身关节酸痛,活动后减轻。经检查并没有器官的器质性病变,而是心、脑、骨等一系列老年退行性改变。
退行性改变是正常现象
退行性改变是指人到中老年后身体各种机能的下降,表现为代谢减慢或者器官功能减退。它是人类老化过程中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犹如老化后的机械钟,随着时间的流失,钟表内各个零件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倘若定期打油保养,虽然可能不再像以前一样走时精准,但各零件还能继续保持运转。
退行性改变和器质性病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器质性病变是病理过程,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某个或多个脏器功能损伤或减退,从而出现病理表现。退行性改变则是整体器官功能的退化,某些器官功能可能表现更为明显,如脑动脉硬化表现为认知或者记忆减退;骨质疏松表现为腰背疼痛。
由于中老年退行性改变和器质性病变两者症状及表现极为相似,有时难以区分。在临床诊断中老年退行性改变之前,必须首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医生通常可通过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来鉴别。
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因此,人到了一定年龄后,就应该对身体进行评估,根据自我情况,依据中医“治未病”原则与方法,来推迟退行性改变发生,达到改善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延缓衰老的目的。
“治未病”范畴包括:保持心情舒畅,控制原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调节饮食、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以及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调摄。
本文选自《江苏卫生保健》年第九期40-41页
作者:陈乾
(陵游艾蒿忘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yf/11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