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彭翔教授: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没有明确的治愈方法,只能治疗症状。有时,治疗会使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疼痛和肿胀)暂时消失。该无症状时间段称为“缓解”。症状缓解后再出现症状,这一时期被称为爆发。
2、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
彭翔教授:RA的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以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
3、为什么会得类风湿关节炎?
彭翔教授: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等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主要有滑膜细胞增生、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及微血管的新生、血管翳的形成及软骨和骨组织的破坏等。
4、类风湿关节炎是“不死的癌症”吗?
彭翔教授:类风湿关节炎不是恶性肿瘤,但类风湿关节炎与癌症有相似之处:1、类风湿关节炎和癌症的发病机制均与免疫系统相关,很多肿瘤的发生也与免疫失调相关,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异常免疫反应的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最具代表性,免疫异常持续存在并发展,最终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而人体的免疫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导致从机制调控方面入手进行治疗变得非常困难。2、RA一般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只要坚持用药、坚持随访,大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生活质量也可以显著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不需要进行痛苦的化疗,只需要坚持积极治疗。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和沟通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坚持长期用药和随访,达到治疗目标并持续维持,就能够控制疾病的发展,减少类风湿关节炎带来的疼痛、晨僵等痛苦,并延缓或阻止关节畸形的发生。在药物治疗方面,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药物比肿瘤治疗药更丰富,价格也要便宜很多。
5、如何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疼痛?
①、服用止痛药:止痛药对缓解关节疼痛有很大帮助。但必须按照医生的规定按计划服用,切忌自行购买多种止痛药大量同服。
但要牢记:单纯的止痛药物和短时间小剂量激素等药物的治疗是无法阻止病情发展的,只适用于初发或急性期。抗风湿药物,包括传统合成的慢作用抗风湿药,还有生物制剂(bDMARDs),靶向药物(tsDMARDs),才是可以减缓骨质破坏、阻止病情发展的一类药物。。在csDMARDs药物中,甲氨蝶呤是单药首选,也是联合治疗的核心。
②、使用热敷或冷敷:保暖袋会缓解晨僵,而冰袋会在疼痛的关节上起作用。。
③、定期运动、适当理疗,尝试放松:包括按摩、艾灸、深呼吸,冥想,太极拳和瑜伽。培养兴趣爱好,观看有趣的电影,绘画,散步,聆听舒缓的音乐,唱歌或跳舞
④、合理饮食,保持体重控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吃太酸、太咸、刺激性食物和高脂食物,穿衣方面要注意防寒防湿,冬天衣服要选择轻便保暖的衣服,夏天的竹席和竹床就跟它们说拜拜吧,睡觉时枕头还不能太高,虽然患病了也不能放弃锻炼,但又不能过猛,如果感到疼了就歇息。饮食计划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生果、蔬菜、谷物大概占平常饮食来源的2/3,另外1/3大概包含脱脂或低脂牛奶制品和瘦肉等高蛋白食品。肥胖会影响RA。因此,改变生活方式以控制体重增加,从而控制类风湿关节炎。
⑤、加入支持小组:如果患者难以应付压力和类风湿关节炎,则应加入支持小组。
6、“求医问药”不适合治疗类风湿
彭翔教授:患了某种疾病,通过各种途径去“寻医问药”似乎是一种传统,毕竟在患上疾病之前,我们通常对其的了解有限。通过“寻医问药”获得治疗该病的信息:某某医生、某某药物,于是按图索骥去寻找某医生、某药物,似乎是很有效率和可信的事情。
但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不是“寻医问药”可以解决的事情。
一、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需要风湿科规范系统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长期甚至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在风湿科就诊、复诊,规范治疗,才能安全有效的控制疾病、恢复健康。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常常是几种药物的组合,很少患者在初次治疗中,使用单一药物就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不是一次两次看最牛的专家、用最牛的药物,就可以获得一劳永逸的治疗结果的。类风湿关节炎需要患者有很高的依从性,不能随便更换医生、更换药物。我们为了某位知名专家慕名而来,专家却不能一锤定音地确定治疗方案,我们需要找专家复诊,真正能够每次都找同一个知名专家复诊的机会,别说外地人了,就是和专家在同一个城市,又有多大的可能?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案,需要摸索出合理的药物组合、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如果不能做到就诊依从性、不能长期规范地使用药物,那么类风湿关节炎就很难真正做到长治久安。
二、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患者之间的差异很大
同样的药物、同样的治疗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是不同的。对于一个轻型患者,不管什么治疗,效果都可以很好;对于一个药物敏感的患者,不管使用哪个药物,都会“给点阳光就灿烂”;对于一个对于副作用敏感的患者,经常会出现药物副作用......因此,病友的经验都是个体的,按照病友的经验去寻找药物、接受治疗,和刻舟求剑差不多的盲目。同样的药物,对于一个患者很有效,是良药;对于另一个患者,可能就没有效果、可能副作用很明显,是一个坏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对于具体患者个体而言,没有“最好”,只有“合适不合适”。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前提是安全性,尽管使用的药物都有副作用,对于副作用的应对,是在可监测、可防范、可控制的前提下;特殊的时候,即便需要在疗效和副作用之间选择,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只有不治病的药物才会号称没有副作用;只有不会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医生才敢自称能治愈。
彭翔教授简历
———
彭翔教授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瑞典林雪平大学博士后
广东省首届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岭南名医
医院肾病中心副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
清远市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风湿免疫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师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学会免疫吸附学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学会风湿免疫学分会委员
承担参与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等等。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zl/10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