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七年无产品上市,三年累计亏损高达8亿元?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尚无产品上市销售,因此无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是技术服务收入、转授权收入和少量原材料销售收入等。而随着现有产品管线的不断推进和新管线的开发,公司预期未来仍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的持续研发投入,这可能导致未来一定时间内公司持续性的经营亏损,从而加剧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形。数据显示,年-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3,.02万元、3,.92万元、6,.97万元。此外,公司于年度实行股权激励一次性确认相关股份支付费用9,.33万元,该笔费用将在年至年间进行分摊。智翔金泰公司自年创建至今已有7年,却始终没有产品上市。截至目前,智翔金泰在研的12个产品仅有1个获得了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其余产品中,有5个处于临床研究阶段,6个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由于没有产品做支撑,缺乏造血能力的智翔金泰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招股书显示,年至年,公司分别录得净利润-1.57亿元、-3.25亿元和-3.22亿元,累计亏损已超过8亿元。
公司为何成立七年仍然未有主流产品推出?这样的公司是否有资格通过IPO?公司有足够的客户基础吗?公司亏损超过8亿,何时才能弥补?公司这样的经济实力,真的能和同行竞争吗?公司持续缺乏造血能力,如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研发中产品上市竞争激烈,短期内恐难以扭亏为盈?
与传统治疗方法(如化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相比,创新靶向生物药具有潜在更佳的疗效与安全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病人群体扩大、支付能力提升因素,我国生物药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据统计,中国生物药市场从年的1,亿人民币增长到年的3,亿人民币。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区相比,我国生物药行业起步较晚,还存在着研发投入不足、研究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研究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物药行业的发展。同时,生物药企业未来寻求研发或商业化的任何药品还面临着自全球的大型制药公司和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此外,在我国药品与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也使药企面临着来自药物成本上升及药品价格降价的双重压力。目前已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有君实生物(.SH)、神州细胞(.SH)、迈威生物(.SH)、荣昌生物(.SH)、百奥泰(.SH)、东曜药业-B(.HK)、中国抗体-B(.HK)、嘉和生物-B(.HK)等,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物制药行业向来具有投资风险高、研发周期长等特点。长年累月的药物研发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智翔金泰也不例外。截至目前,智翔金泰研发进展最快的产品是一款为重组全人源抗IL-17A单克隆抗体GR注射液,该产品主要适应症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和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等,其中,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预计在年初获批上市,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适应症预计在年获批上市。这也意味着,智翔金泰糟糕的业绩表现至少将持续至年。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智翔金泰研发的GR注射液能够在未来2-3内上市,也并不意味着公司业绩从此“高枕无忧”。目前国内已有三款进口IL-17(R)靶点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药物(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布罗利尤单抗)获批上市。与此同时,目前国内还有10个抗IL-17单克隆抗体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恒瑞医药()的SHR-和UCBPharma的Bimekizumab均已进行至临床三期阶段,与智翔金泰的GR进度一致,预计上市时间相差不大。从竞争格局来看,智翔金泰的GR注射液上市后必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公司无法建立有效的商业化销售团队或委托专业的商业化团队进行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可能无法达到预期,从而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不利影响。另据招股书披露,智翔金泰研发的GR注射液已上市的同类药物中,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强直性脊柱炎、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以及依奇珠单抗注射液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均已被纳入医保,相关产品价格由此大幅降低。
公司正在研发中的产品,现在在市场中并不占据先手优势,公司有何能力敢保证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公司成立这么多年并未打下名气名声,真的能够确保产品的市场推行吗?公司若是靠着压价提高产品销量,真的能够短期内弥补亏损资金吗?公司若销售收入不达预期,该怎么办?
研发项目被迫中止,前期2亿投资统统打水漂?
事实上,生物制药行业不仅投入资金大、研发周期长,研发失败的风险也较高。今年3月份,智翔金泰终止了对GR、GR两个项目的研发,而上述两个项目均已研制多年,终止时分别处于临床试验Ⅱ期、I期阶段。从同类药物的竞争格局来看,智翔金泰终止GR、GR两个项目的研发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是终止的代价似乎有些高昂。截至年3月底,智翔金泰已对GR项目投入资金1.59亿元,对GR项目投入资金.04万元,两个产品的研发支出合计已超过2亿元,约占报告期内公司总研发投入的30%左右。而随着上述项目终止,智翔金泰超2亿的投资化为乌有。除了GR,智翔金泰还握有GR和GR。根据招股书,GR和GR的相关适应症分别处于临床三期、二期阶段,预计获批上市在年和年。
公司产品研发周期长,且项目未必能推行,公司这样真的能够长久吗?公司为何不考虑先研发较为容易推广的项目,为公司创下启动资金?如今项目半途而废,公司什么也没捞到,公司预期收入还要等到几年之后,这让投资者怎么等得起??
募资39.8亿远超企业总资产,实控人恐存圈钱嫌疑?
股权结构上,智睿投资直接持有公司20,.00万股,持股比例为72.73%,系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蒋仁生,智睿投资直接持有72.73%,蒋仁生直接持有智睿投资90%股权,并通过其控制的智飞生物持有智睿投资10%股权。蒋仁生可通过智睿投资控制公司股东大会72.73%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此外,公司最近一年新增股东14名。招股书募资用途显示,智翔金泰此次IPO募集资金39.8亿元,其中,4.06亿用于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改扩建,14.99亿元用于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二期,12.32亿元用于抗体药物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8.42亿元。截止到年12月31日,智翔金泰资产总计,.16万元,却募集资金39.8亿元,募资额是公司总资产的3.97倍左右。财务数据显示,年至年,智翔金泰总资产分别为46,.60万元、49,.99万元和,.16万元,年末和年末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60%和.30%。截至年12月底,智翔金泰的总资产也只有10.02亿元,远低于本次IPO的募资金额。
公司实控人牢牢把控公司权利,是否能保证中小股东的权益?在做出决策的时候是否会出现一言堂的局面?公司为何募集的资金远超公司的总资产?这真的不是在借募资的名义圈钱吗?募资项目的合理性能否解释一下?
资产负债率爆表,靠智飞生物“养着”?
偿债能力指标方面,-年,智翔金泰流动比率分别为0.17、0.22和6.15,速动比率分别为0.06、0.13和5.15,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29%和68.89%。其中,-年,智翔金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小于1,且资产负债率较高,公司解释主要由于尚处于产品研发阶段,未产生销售收入,早期资金需求主要依靠银行借款及关联方借款满足导致。智翔金泰年至年共进行三轮增资,年11月一轮增资中智睿投资投资1.50亿元,年5月智睿投资以8元/注册资本的方式认缴5万元注册资本,合计出资4亿元;年9月公司第三次增资万元,14家机构以1元注册资本24元的价格认缴,公司共获得6亿元。经统计,年智翔金泰通过融资获得10亿元。年智翔金泰流动负债账上其他应付款大幅减少,年为.88万元,但公司年、年的其他应付款金额分别为3.91亿元和4.29亿元。这部分其他应付款的变动便是此前靠智睿投资、宸安生物(智睿投资持股85%的公司)和蒋仁生“养着”的证明。报告期初期,智睿投资、宸安生物和蒋仁生还在借钱给公司。年初,智翔金泰还欠着智睿投资3.15亿元、宸安生物4万元借款未归还。年,公司又向智睿投资借入2.16亿元,向宸安生物借入万元,向蒋仁生借入万元,该年归还了蒋仁生和宸安生物该期及年以前的全部借款,但只归还了智睿投资1.72亿元借款,还欠3.86亿元。年,年智翔金泰向智睿投资借入2.20亿元,归还1.80亿元;年借入万元,合计共欠智睿投资4.99亿元,这部分欠款最后通过公司融资归还。值得注意的是,年公司货币资金和理财资金(非交易型金融资产)合计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66万元的比例约为29.10%;年智翔金泰货币资金与理财资金合计.83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1.07亿元的比例约52.69%。年、年,公司流动比率分别只有0.17和0.22,资产负债率分别高达.61%和.29%。通过股权融资并归还部分负债后,年,公司账上还剩货币资金和理财资金共4.41亿元,占流动资产5.29亿元的83.36%,公司流动负债合计.99万元,该年流动资产6.15%,资产负债率68.89%。另一方面,公司仅有的部分收入靠智飞生物“养着”。公司目前收入主要来源为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是技术服务收入、转授权收入和少量原材料销售收入等非持续性收入。年至年,智翔金泰收入分别为3.13万元、.77万元和.02万元。这仅有的收入还主要是靠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公司贡献的。年,智飞龙科马贡献50万元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5.97%;年智飞龙科马更是贡献了万收入,占当期智翔金泰收入的99%。智飞龙科马正是智飞生物的子公司,主要经营疫苗的研发、生产、销售。在产品上市后商业化之前,维系智翔金泰运作的只能依靠外部力量,10亿元融资额也难填研发投入的洞,公司账上长期借款金额增加没有停止,从年2.49亿元增至年3.50亿元,进一步增加到年的5.36亿元,主要为向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借入的研发项目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
公司多年累计亏损,且收入甚少,公司真的有能力偿还欠下的债款吗?在资产负债率爆表的情况下,公司还有足够的资金周转吗?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借贷,收入来源则主要看智飞生物,智飞生物能养公司多久?公司这样的累赘,真的有投资者青睐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zl/11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