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4月1日,我院石氏伤科集体亮相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中医关节病论坛(CMJ)。在中国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是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领导下的,从事骨科方面的中西结合临床研究、中医骨伤科人才的培训、培养、开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工作的重要学术组织。其年学术年会及第五届全国中医关节病论坛在武汉顺利召开。
石氏伤科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立足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牢牢把握骨伤疾患的病理机制,吸取中医内外各科临床精华,兼容并蓄,中西结合,形成了融石氏特色理论、诊治、手法、用药等为一体的骨伤学术流派。
在这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石氏伤科的教授学者分别贡献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其中上海市名中医詹红生教授作了《大推拿治疗腰突症的手法优化》的报告,高屋建瓴地就推拿手法治疗腰突症提出了石氏伤科优化方案;赵咏芳教授作了《中医药调节骨重建的研究进展》的报告,对中医药调节骨重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曹月龙研究员作了《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与证素的研究》的报告,在证型与证素角度阐释骨性关节炎的表现及病理机制方面做了极具创新性的研究报告。
▲詹红生教授作《大推拿治疗腰突症的手法优化》报告
▲曹月龙(研究员)作《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与证素的研究》报告
庞坚副主任医师作了《膝骨关节炎疼痛的多维评价》的报告;石瑛主任医师、庞坚副主任医师作了《在石氏伤科理论指导下运用密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的报告;王翔副主任医师作了《臂丛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凝肩症》的报告;元唯安副主任医师作了《石氏伤科强筋功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影响的研究》的报告;杜炯主任医师作了《中医治疗骨坏死思路与策略》的报告;陈博副研究员作了《从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中医整复手法的镇痛机制》的报告。其中我石氏伤科研究生薛艳、惠银银同学也于骨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方面贡献了精彩的报告。
▲庞坚(副主任医师)作《膝骨关节炎疼痛的多维评价》报告
▲陈博(副研究员)作《从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研究中医整复手法的镇痛机制》报告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石氏伤科团队从手法医学到关节骨病,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均作了精彩纷呈的报告,得到了参会领导及同行一致的认可与肯定。同时,石氏伤科部分工作人员,也一同前往,就相关领域进行了学习与交流。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yf/111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