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受左肩疼痛、活动受限的困扰的女士前来海慈医疗平度院区(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一科就诊,据张女士说,自己半年来左肩经常疼痛,贴膏药及药物治疗后症状可暂时减轻,但是容易反复发作,最近活动后及夜间疼痛加重,左臂上举及外展功能均受限。平度院区针推康复中心主任孙炜在详细询问了病史、仔细查体后发现,患者左肩曾经拉伤过,在做肩部的主动活动时肩关节功能受限,但被动活动不受限。
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孙炜主任判断患者为“肩袖损伤”,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岐黄针为患者进行了治疗,患者当即感到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改善。
患者张女士表示一直以为自己得了“肩周炎”,经过孙炜主任的诊疗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得的是“肩袖损伤”。那么,什么是肩袖损伤?孙主任为患者做了哪些检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肩袖损伤”吧。
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是覆盖于肩关节前、上、后方之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肌腱组织的总称。位于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肩袖的功能是上臂外展过程中使肱骨头向关节盂方向拉近,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肩袖损伤将减弱甚至丧失这一功能,严重影响上肢外展功能。
肩袖为什么会损伤?
1、创伤。创伤是年轻人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当跌倒时手外展着地或手持重物,肩关节突然外展上举或扭伤而引起。
2、血供不足引起肩袖组织退行性变。当肱骨内旋或外旋中立位时,肩袖的这个危险区最易受到肱骨头的压迫、挤压血管而使该区相对缺血,使肌腱发生退行性变。临床上肩袖完全断裂大多发生在这一区域。
3、肩部慢性撞击损伤。本病常发生在需要肩关节极度外展的反复运动中(如棒球,自由泳、仰泳和蝶泳,举重,球拍运动)。
肩袖损伤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一、冈上肌检查:
1、空罐试验:
患者站立,上肢外展90°,肩关节内旋并前屈30°,以使手在肩胛骨水平时能保持拇指向下,检查者施加阻力抵抗患者外展。如果患者无法做到这一动作,或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疼痛,则为阳性,提示冈上肌损伤或冈上肌韧带撕裂伤。
2、落臂试验:
患者站立,检查者将患者患肢外展90°,然后嘱患者以同样速度缓慢地将上放回体侧。如果患者不能缓慢放下上肢,或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剧痛,则为阳性,提示冈上肌损伤。
3、疼痛弧试验:
患者站立,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骨,另一手托住患者肘部,缓慢将患侧上肢被动外展至°(高举过头),观察患者是否在特定角度(60°~°)出现疼痛,疼痛出现在此范围内,但超过°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则提示阳性结果。
二、小圆肌和冈下肌检查:
1、外旋迟滞试验:
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双臂置于体侧,肘屈90°,检查者将患者肩关节,在肩胛骨平面外展90°,向后侧转肩关节,让患者保持这一姿势。若不能保持,患者手沿正中线向前弹回,则为阳性,提示冈下肌和小圆肌无力或损伤。
2、吹号征:
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患者上肢休息位放置体侧,而后抬手以拇指指尖触及同侧嘴角,如果必须外展患肩并内旋前臂才能完成此动作,提示冈下肌、小圆肌受损。
3、外旋抗阻试验:
患者坐位,肩关节内收,屈肘90°,肘部处于体侧并夹紧,治疗师在患者双手手腕部施加向内的阻力,嘱患者对抗阻力将双肩外旋,使双手远离体侧。若患者出现肩痛,则提示该试验阳性,冈下肌、小圆肌损伤。
三、肩胛下肌检查:
1、抬离试验:
患者坐位或站立位,上肢内旋,手背部靠紧下腰背部。如果患者不能将手背抬离下腰背部,此试验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2、压腹试验:
患者坐位或站立位,检查者一手置于患者腹部,患者将患侧手置于检查者手上尽力向腹部按压(肩关节内旋),检查者感受患者的按压力度。在按压时,患者肘关节后移至肩胛平面以利于肩关节内旋。如果患者在前移手关节或外展肘关节而无法保持按压力度,则试验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3、熊抱试验:
患者坐位,患者患侧前臂交于胸前,手搭于对侧肩上,手指伸直以防患者用手抓住肩部,同时肘部置于胸前而不与胸部接触。检查者施加垂直于前臂外旋的力量,尝试将患者的手抬离肩部。如果患者的手不能保持在肩部或表现为内旋力量减弱并疼痛为阳性,提示肩胛下肌损伤。
专家简介
孙炜主任医师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针推康复中心副主任,针推科主任,平度院区针推康复中心主任、学科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北院区针推康复科主任、学科负责人兼首席专家,西院区针推康复二科学科负责人兼科主任,主任医师,青岛市中医药名家,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系针灸学专业。刘立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第20批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医疗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学术经验继承人;“石学敏国医大师工作室”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针灸学会岐黄针疗法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针灸学会理事,临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一届针药结合镇痛工作委员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针灸学会秘书长、岐黄针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市中医药学会主动健康和八段锦推广专委会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第二届传统医学达人。青岛市“蒲公英”科普名家。
中国武术套路六段,曾获得第三届全国传统保健体育大会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项目冠军。
擅长:针药结合、尤擅岐黄针疗法治疗中风病、高血压病、面瘫病及其后遗症、帕金森病、颈肩腰腿痛、头痛、胃肠功能障碍、月经不调、运动损伤等疾病,指导运用中医传统养生功法治未病。
孙辉副主任医师
平度院区针推康复一科主任,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法技巧。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班氏外科针灸推拿法”第五代传承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老师,兼任山东针灸学会疼痛与神经运动性疾病专委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颊针委员会委员、青岛市针灸学会岐黄针疗法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灵活运用毫针、颊针、岐黄针、火针、埋线等方法治疗偏瘫、面瘫病、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颈肩腰腿痛、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落枕等运动系统疾病。
手法复位治疗胸椎、腰椎、骶髂关节等小关节紊乱,点穴疗法治疗偏头痛等。
(半岛全媒体记者耿莉通讯员荆烁郭德利)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zz/11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