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乃玉周乃玉教授(~),我国现代著名中医风湿病专家,曾担任北京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连续10年成功举办全国中医风湿病高级研修班,并担任主要授课老师,传授宝贵经验,为首都及全国风湿病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年开始,她遴选为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培养学术传人,可谓桃李芬芳。周乃玉教授从医50余载,博采众长,医术精湛,见解独特,用药大胆,在杏林医坛享有盛誉。周乃玉教授自20世纪70年代师从著名老中医王大经教授,潜心研究风湿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有效方药,形成了完整的风湿病辨证治疗的理论体系及独特的诊疗风格。她擅长应用仲景之经方,同时潜心研制验方,创建“痹玉康”“痛风平汤”以及“健脾益气通阳汤”,为众多风湿病患者解除了病痛。
更多周乃玉教授用药经验
辛温大热药温阳逐寒
治疗风湿病经验方1
治疗风湿病经验方2
周乃玉风湿病用药经验:虫类药搜剔通络
周乃玉教授认为,中医是一门应用学科,临床的应用要体现在“法”上,所以“法”最为重要;而“法”要体现在“方”上,周乃玉教授特别擅长经方活用及研制有效验方;而“方”要体现在“药”上,周乃玉教授用药极具特色,可谓又狠又准,尤其擅用辛温大热之品及虫类药,同时相当讲究配伍;而“药”最终要体现在“效”上,遣方用药不仅显示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及治疗风格,也是取得显著疗效的关键所在。
虫类药搜剔通络
久痛必瘀,久病入络。痹病日久,正气虚馁,邪气深伏,入于经络,伏踞筋骨,气血运行不畅,血脉凝滞而呈血瘀之证,表现为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加剧、僵硬麻木及皮下结节等。
此证见于风湿病的中晚期,多顽固难已,此时非草木之品可以宣达,必借虫蚁之类搜剔窜透,方能瘀祛凝开,经络气血通畅。叶天士云:“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俱伤,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须用虫类搜剔,以动药使血无凝著,气可宣通”。
故虫类药物为周老治疗风湿病的常用之品,临床既可单独应用,又可相互配伍。一般分为祛风剔邪通络药和活血化瘀通络药两类。
祛风剔邪通络药主要包括各种蛇类药、全蝎、蜈蚣、地龙等。
蛇类药如乌梢蛇、白花蛇、蕲蛇等。
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善于祛风、通络、止痉。本品性走窜,能搜风邪,透关节,通经络,用于风湿痹证,尤宜于风湿顽痹。周乃玉教授常用20~30g。同时该药可配伍全蝎,祛风通络力量更佳。
白花蛇与蕲蛇均有毒,药性、功效近似,但白花蛇力量更强。两者均具走窜之性,性温通络,善于透骨搜风,祛内外之风邪,又能通经络,凡病深日久的风湿顽痹无不宜之。
全蝎味辛,性平,有毒,归肝经,性走窜,善于通络止痛,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则关节变形的顽痹,效果颇佳,配伍蜈蚣增加祛风通络之力。该药不仅用于风湿痹痛,也可用于结节红斑、面瘫、肌营养不良等其他疾病。因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常用量6~10g,同时配伍金银花、甘草等可减低毒副作用。
蜈蚣味辛,性温,有毒,归肝经,有很好的通络止痛功效,尤善通调督脉,用于强直性脊柱炎、脊柱疼痛变形、腰背僵硬,疗效与全蝎相似,因此两药常相须为用。
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脾、膀胱经,长于祛风通络止痛,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善于治疗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的热痹,常配伍防己、秦艽、忍冬藤、桑枝等,若治疗风寒湿痹,常与川乌、草乌相配。
活血化瘀通络药主要有水蛭、斑蝥、穿山甲、蜂房、虫等。
水蛭味咸、苦,性平,有小毒,归肝经,可以破血通经、逐瘀消癥。风湿顽痹患者后期常常血脉瘀阻,水蛭破血逐瘀力强。
斑蝥味辛,性热,有大毒,归肝、肾、胃经,破血逐瘀力强,但体弱者忌用。虫其性寒,味咸,有小毒,功效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疗伤止痛。周乃玉教授指出该药小剂量活血破血,大剂量破血逐瘀,能强筋壮骨、消肿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之顽证。利用其破血续筋止痛之功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或久病,或有外伤者,或兼有明显瘀血症状者,屡治不效时收效良好。该药用量多为6~10g,因其有毒,不宜久服。
蜂房性平,味甘,有毒,临床多外用治疗痈疽疮毒,意在祛风攻毒、杀虫止痛。周乃玉教授临床常大胆地将其应用于风湿痹病内服煎剂,她认为风湿痹病源于外邪侵及经脉,日久化生湿浊、痰瘀等内邪,痹阻于肢节经络,进一步郁久化热生毒,灼伤筋骨关节,从而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此时加用蜂房,发挥其清热解毒、止痛消肿之功效,“以毒攻毒”,时能顿起沉疴。临床使用蜂房常用剂量为10g,对气血大虚者忌用,以防体虚不胜其毒、变生他证。
周乃玉教授最为常用的虫类药是穿山甲,其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本品性善走窜,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通利关节,凡属痹病日久、经络闭阻不通者,均可应用。治疗风湿痹痛,常配伍白芥子化痰散瘀,用于痰瘀互阻、经络不通之证。
周乃玉教授用虫类药治疗风湿病,以毒攻毒,疗效显著。同时认为即使过量或多用,只要配伍得当,也不会损及脏腑功能。
虫类药性多燥烈,易伤阴耗血,味多腥膻,易碍胃滞脾,故使用时宜加入养血补肝肾之品,如石斛、熟地、当归、白芍、牛膝、川断、杜仲、阿胶、龟板等;更宜时时顾护胃气,常用茯苓、白术、山药、香橼、佛手、砂仁、陈皮、甘草等,制其偏性,防其耗血之弊,使之燥而不伤,滋而不腻,获取相得益彰之效。
李某,女性,60岁,年2月2日来诊。患者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七八年,并有脑血栓后遗症。肩、膝、踝关节痛,下肢麻,睡眠欠安,心悸,舌暗,苔薄黄,脉沉细弱。
中药处方:生黄芪20g、当归10g、桂枝10g、大枣10g、炒白术10g、苍术10g、穿山甲10g、防己10g、防风10g、补骨脂10g、全蝎6g、白芥子10g,水煎服7剂。
2月9日复诊,肩关节痛减轻、左膝关节负重时痛减,右踝痛,仍下肢麻、睡眠欠安、心悸,舌脉同前。上方加土鳖虫6g。
2月23日三诊,关节痛、下肢麻木减轻,纳可眠安。舌淡,苔黄,脉弦细。症状缓解,邪去病退,故乘胜追击,上方土鳖虫加至10g,加炒地龙10g,再服7剂。
此后又调理2个月,患者停药多年未复发。
摘自《明医馆丛刊》之《周乃玉风湿病临证精要》周乃玉谢幼红主编
长按
北京哪有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exmdc.com/zcmbyf/99169.html